潇湘八景图 渔村夕照

家家傍水开柴扉,绿杨影里沈斜晖。 妻炊黄粱子挂网,独枕莓苔眠钓矶。 得鱼博钱平生志,世间宠辱不能累。 路近桃源多裔孙,定知秦晋兴亡事。

译文:

在这幅如画的潇湘景色中,每一户人家都依傍着江水,随意地敞开着简陋的柴门。那碧绿的杨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将夕阳的余晖都缓缓地“沉”入了自己的影子里,整个画面美得如诗如梦。 在这样温馨的氛围中,妻子在屋内忙着煮着黄粱米饭,那袅袅的炊烟带着生活的烟火气缓缓升起。儿子则在江边熟练地挂起渔网,为下一次的捕鱼做着准备。而那渔夫呢,独自躺在长满青苔的钓矶上,枕着这一方宁静,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对这渔夫来说,捕到鱼然后换些钱,就是他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世间那些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根本就无法影响到他内心的平静。 这地方离传说中的桃花源很近,这里的人大多是桃花源中居民的后代。他们一定知晓当年秦晋时期朝代兴亡的故事,可这些在他们眼里,或许就像过眼云烟,远不如眼前这平淡又自在的生活来得重要。
关于作者
宋代叶茵

叶茵(一一九九?~?)(生年据本集卷三《己酉生日敬次靖节先生拟挽歌辞三首》、《既次韵或非之作解嘲》“衰龄逾五十”推算),字景文,笠泽(今江苏苏州)人。曾出仕,“十年不调”(本集卷二《参选有感》),退居邑同里镇,筑顺适堂,以杜甫诗“洗然顺所适”得名。与陈起等有唱酬。有《顺适堂吟稿》五卷。事见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八。 叶茵诗,以清顾氏读画斋刊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宋钞本(简称汲古阁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