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观梅

一冬妍晴春意早,微茫已到闲花草。 山翁平生见事迟,未缉牛衣编稻藁。 明日是春那得寒,玄冥不作寻常看。 交割与春排当处,万里瑶林列银树。 茅庵有诗人,肺渴方生尘。 不知谁何驷六虬兮上天作乐府,落笔殿前如有神。 帝咨汝岳锡圭土,佚以宽闲之野寂寞滨。 玉田界天旁无隣,有梅百本为宾亲。 昨夜枝上犹是月,今日枝上浑是雪。 春工未必办此奇,纵使巧迟宁速拙。 雪诗不当梅花诗,诗成合报孤山知。 老逋醉眠呼不醒,霜竹付与何人吹。 古声久不入俚耳,有诗宁似无诗时。 自撼枝头供一嚼,了了此心清浄觉。 谓为梅又冷冰冰,道是雪来香莫莫。

译文:

这一整个冬天大多是晴朗暖和的天气,春意早早地就来了,就连那些不起眼的闲花野草都隐约有了春的气息。 我这个山里老头平日里对世事反应迟钝,到现在都还没编好牛衣、准备好稻草。 都说明天就正式进入春天了,怎么还这么寒冷呢,掌管冬季的玄冥神看来是不按常理出牌了。 冬天把这景致交割给春天,在交接的地方,放眼望去,万里山林就像用美玉堆砌而成,树木都像是银铸的一般。 那简陋茅庵里住着一位诗人,他的肺好似渴得都扬起了灰尘。 不知是哪位神仙驾着六条虬龙上天去谱写乐府诗篇,落笔之时就像诗仙李白在殿前作诗一样有神韵。 天帝对我方岳有所问询,赐予我圭玉和土地,让我在这宽闲的荒野、寂寞的水滨安身。 这一片如美玉般的雪地连着天际,四周没有邻居,只有上百株梅花与我相伴。 昨夜梅树枝头还映照着明月,今日枝头却全是皑皑白雪。 就算是春天的造化之功,也未必能造就如此奇特的景象,就算技艺高超的人来做,宁可动作慢些雕琢,也难以迅速达成这般效果。 写雪景的诗不能等同于写梅花的诗,诗写成了应该通报给孤山的林逋知道。 可惜林逋醉眠不醒,那霜竹制成的笛子又该交给谁来吹奏呢? 古雅的诗韵早已不入那些世俗人的耳朵,有时候有诗还不如无诗的境界呢。 我亲自摇晃梅树枝头,摘下雪和梅花放入口中咀嚼,心中一下子明明白白,有了一种清净觉悟的感觉。 说这是梅花吧,却冷冰冰的;说这是雪吧,又有隐隐的香气。
关于作者
宋代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