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七七

分皮分髓诳盲聋,污却嵩山熊耳峰。 只履携归葱岭去,贼身何处不相逢。

译文:

那些对佛法进行牵强附会、分皮分髓般解读的人,不过是在诓骗那些不明佛法的盲聋之人,他们的行为简直就是玷污了嵩山和熊耳峰这佛教圣地的名声。达摩祖师当年只携着一只鞋子归向葱岭去了,可如今那些自欺欺人的“贼”样行径,又在何处不会遇到呢。 这里要说明一下,“偈颂”一般是僧众们表达佛法感悟等的韵文。“分皮分髓”可理解为对佛法过度细致、不当的解析;“诳盲聋”就是欺骗不懂佛法的人;“嵩山熊耳峰”在佛教中是有重要意义的圣地;“只履携归葱岭去”是达摩祖师的典故;“贼身”可理解为那些有不当佛行、曲解佛法等不好行为的象征。
关于作者
宋代释智朋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