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唐虞时,辅佐多世胄。 一时谋谟嘉,十世典刑旧。 古道日以衰,象贤始不懋。 近者梧桐鸣,多出芝兰秀。 杜李倡其前,刘胡继其后。 最后康乐公,卓出汉庭右。 元气倚迓续,疵国资匡救。 起予气为增,感事眉复皱。 彼出进士科,视此一何陋。 但贪一束刍,甘作三缄味。 真堪为仆僮,尚敢矜廉茂。 谁能持我诗,往为披怐瞀。
近者昌言多出诸贤之后有感一首
译文:
我看唐尧虞舜那个时代,辅佐君主的大多是世家子弟。他们在当时谋划出了很多好的策略,历经十代还保留着旧有的典范和法则。
然而古道日渐衰落,后代能够效法贤德的人开始不多了。近些年来,如同梧桐引凤般的贤才之声不断传出,这些贤才大多出自名门之后。杜甫、李白在前面倡导良好的风气,刘敞、胡瑗在后面继承发扬。
最后到了康乐公谢灵运,他的才能卓绝,远超汉朝那些杰出的人物。他们就像能延续天地间的元气,匡正和补救国家的弊病。
他们的出现让我精神振奋、意气风发,可想到当下的一些事又不禁眉头紧皱。那些通过进士科出身的人,和这些贤才相比是多么的浅陋啊。
他们只贪图微薄的利益,甘愿像嘴巴被封了三层一样,沉默不语、明哲保身。他们真的只配给贤才当仆人,却还敢自夸清廉和才德兼备。
谁能拿着我的这首诗,去给那些昏庸愚昧的人看看,让他们清醒清醒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