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晨策花崖登,杜陵早起开前林。 徽之朝挹西山爽,退之晓望南山棱。 古人看山自有候,个中意味谁探寻。 林霏夕敛群动息,泽气宵上英云蒸。 不于此际毓神秀,安得向曙岚光凝。 平生苦不识夜气,见山忽得邹人心。 卷书默坐会有得,此岂文字能摹临。 斯亭题扁有咀嚼,慎勿只遣供闲吟。 直须𫜪破第一义,庶几山鬼逢知音。
题天台夏肯甫晓山亭诗
译文:
谢灵运清晨手持竹杖登上开满鲜花的山崖,杜甫早早起身去开启屋前的树林。
王子猷清晨呼吸着西山带来的清爽空气,韩愈在拂晓时分凝望南山的轮廓。
古代的人观赏山峦自有特定的时机,这其中的意味又有谁去深入探寻呢?
傍晚时分山林间的雾气渐渐收敛,世间万物都安静下来,夜间水泽中的水汽升腾,化作绚丽的云霞。
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孕育出神奇秀丽的景致,又怎么能在黎明时分让山间的雾气凝结成美丽的岚光呢?
我这一生一直苦苦不能体悟夜间大自然所蕴含的祥和之气,看到这山间景色忽然领悟到了孟子所说的那种本心。
我合上书本静静地坐着,会有所收获,这种感受哪里是文字能够描摹出来的呢。
给这座亭子题写的匾额很值得细细品味,千万不要只把它当作闲暇时的吟咏之物。
一定要深刻领会其中最精妙的道理,这样或许能让山鬼遇到真正的知音。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