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浯谿寺

舂陵太守真好奇,结茅肥遯湘江湄。 三吾出意作新字,脱略苍籀遗冰斯。 溪山于我本何有,占断不许傍人窥。 人生天地远行客,恋身外物庸非痴。 漫郎仙去五百载,名字永与兹山垂。 要知忠义不磨处,虽不自与人与之。 至今过者望卷石,森然魄动中兴碑。 此公何用专壑鄙,世上宁有争墩儿。 我来访古刜蓬藋,怅然不识亭台基。 扫出蝉噪发斯义,元子可作然吾诗。

译文:

舂陵太守可真是个好奇心十足的人啊,他在湘江岸边结起茅草屋,过着隐居的生活。他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三吾”这样的新字,完全不遵循古代的篆书字体,把仓颉所创文字以及李斯的小篆都抛在一边。 这溪山本来和他有什么关系呢?他却独占下来,不许旁人窥视。人活在天地之间,就像是远行的旅客,贪恋身外之物,岂不是太愚蠢了吗? 漫郎(元结)已经仙逝五百年了,可他的名字却永远和这座山一起流传。要知道,忠义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就算他自己不宣扬,人们也会给予他赞誉。 直到现在,路过这里的人望着那小小的石块,看到《大唐中兴颂》碑,都会不禁毛骨悚然、内心震动。 这个太守又何必如此自私地独占沟壑呢,世上难道真有像王导和王敦争墩那样小气的人吗? 我来这里寻访古迹,砍除那些蓬蒿野草,怅然若失,连亭台的地基都辨认不出来了。我扫除掉蝉鸣声,抒发这番感慨,要是元子(元结)能活过来,应该会认可我的诗句吧。
关于作者
宋代高斯得

宋邛州蒲江人,字不妄。高稼子。理宗绍定二年进士。李心传修四朝史,辟为史馆校阅,分修光、宁二帝纪。因言事,忤宰相史嵩之,出为外官。淳祐六年复以论史嵩之事被排出外。历福建路计度转运副使,为宰相丁大全之党诬劾,夺职降官,大全罢,事始得白。恭帝德祐元年累官至参知政事,为宰相留梦炎乘间罢去。有《诗肤说》、《耻堂文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