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南岳

来谒衡岳山,未穷衡岳境。 𦶟香赤帝殿,恭祈国寿永。 婆娑禹指山,仅窥虬龙影。 分枝万派别,功与天地准。 悦亭万竹间,倚丘甫俄顷。 披云挹苍翠,俗虑须苏醒。 王事属有程,山容看难尽。 归来短篷底,梦断青松径。 云开为韩子,雪霁朱张咏。 必如三先生,人与此山称。 我生等培𪣻,安敢乔岳并。 好峰七十二,讵可一朝竟。 男儿万里眼,长啸付一瞬。 终朝摘星斗,寘身祝融顶。

译文:

我前来拜谒衡岳山,可还没有把衡岳山的各处胜境游赏遍。 在赤帝殿中点燃香火,恭敬地祈祷国家国运长久、福寿永固。 我在禹指山周围徘徊,也仅仅是看到了如同虬龙一般的山的影子。 这衡岳山山脉分支众多,就像水流分成了万条支流一样,它的功绩可与天地相媲美。 我在悦亭旁的万竿翠竹间,靠着山丘仅仅停留了一会儿。 拨开云雾,揽取那苍翠的山色,世俗的忧虑顿时都被唤醒的清醒所取代。 公务在身是有行程安排的,这衡岳山的美景实在难以看个够。 我回到小船的篷舱里,梦中还在那青松遍布的山径上,可梦却突然断了。 当年云雾散开让韩愈得以见到衡山真容,雪后天晴朱熹和张栻对衡山吟咏不绝。 必须要像这三位先生一样的人,才配得上与这座山相提并论。 我这一生就如同小土堆一样平凡渺小,哪里敢与这高大的山岳相并列呢。 衡岳山有七十二座秀丽的山峰,怎么可能在一天之内就游赏完呢。 男子汉应当有万里之遥的眼界,即便是对着这美景长啸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我终究有一天要伸手摘取天上的星斗,将自己置身于祝融峰的峰顶之上。
关于作者
宋代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