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滩作出峡行

蜀道登天难,尤难溯流入。 自峡上夔渝,江险滩节密。 前年冲寒来,水落且石出。 寄命竹一缕,寸挽退或尺。 旬宣愧罔功,征戍幸逭责。 仁哉圣主恩,有诏许归佚。 匆匆乘月下,初值朱明律。 常年桃涨后,此际梅潦溢。 危漩若釜沸,惊湍如矢激。 今年独何异,水势平于席。 仅添半篙绿,稳泛万顷碧。 纵横顺𣸣淖,隠见辨沙碛。 毋庸事盘滩,了不惧触石。 一日涪州岸,三宿云安邑。 滟滪露山骨,底柱屹中立。 巫峰披宿雾,奇哉翠欲滴。 建瓴高屋易,百里一瞬息。 安然中流坐,恍若前山失。 舟轻蜚鸟过,岸𫘝脱兔疾。 伊滩以新名,此水虑微涩。 黎明报船步,数尺长一夕。 波臣信有助,棹师喜何剧。 前竿与后枕,橹六视听一。 招呼左右向,心手应相得。 所取无厘差,其矢如绳直。 载瞻洺川祠,不远西陵驿。 倏焉飞廉怒,卷起浪涛白。 篙篷掀欲舞,绠缆系惟亟。 凡我同舟人,相顾几动色。 兴言大川涉,畴为讯诸易。 古谚固有云,飘风不终日。 须臾棹歌发,安危在漏刻。 衰迟嗟我生,险阻几身历。 萍梗遍江海,星霜老疆埸。 此行亦良苦,岂敢计终吉。 始入凡四旬,今出仅更浃。 行止非人为,扶持有神力。 瓣香荐牲酒,对越寸衷赤。 自兹丘樊归,谨无以形役。 晚来贺平善,诗以纪其实。

译文:

蜀地的道路,想要登天一样艰难,而逆着江水往上航行更是难上加难。从峡谷上行到夔州、渝州,江中的危险和浅滩一个接着一个,非常密集。 前年我冒着寒冷前来,那时江水低落,江中的石头都露了出来。我们的性命就像系在一根细竹绳上一样,船工们一寸一寸地拉着纤,船有时前进一点,有时又会后退一尺。我作为官员巡视地方,惭愧自己没有什么功绩,还好那些出征戍边的事我有幸避免受到责备。仁慈的圣主降下恩泽,下诏准许我辞官回家安享闲逸。 我匆匆趁着月色出发,这时刚刚进入夏季。往年桃花水涨之后,这个时候梅雨引发的洪水会泛滥成灾。危险的漩涡像锅里的沸水一样翻滚,惊涛骇浪就像射出的箭一样迅猛。可今年却不同寻常,江水的态势平静得像席子一样。仅仅增添了半篙深的绿水,船稳稳地行驶在万顷碧波之上。船可以纵横自如地顺着水流和漩涡航行,还能隐约分辨出江中的沙滩和沙石堆。不用再为绕过险滩而操心,完全不用担心船会触碰到礁石。一天就到了涪州的岸边,三晚后就抵达了云安城。滟滪堆露出了山一样的石头,就像中流砥柱屹立在江中。巫山的山峰拨开了昨夜的云雾,景色奇异,翠绿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从高处顺流而下就像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屋脊上往下倾倒一样容易,百里的路程转瞬即至。我安然地坐在船的中间,恍惚间感觉前面的山峦都迅速地消失了。船轻快得像飞鸟掠过,江岸快速地后退,就像逃脱的兔子一样快。 这个新滩,因为它新得名,这里的水我原本还担心会有点浅涩难行。黎明时船家报告说,一夜之间江水涨了好几尺。水神似乎真的在暗中相助,船夫们高兴极了。船前后的人配合默契,六把橹操作起来就像一个人在指挥一样,听从统一的指令。大家相互招呼着船的行驶方向,心和手配合得十分得当。船行驶得没有丝毫偏差,就像箭沿着绳子笔直地飞出去一样。 远远望见洺川祠,离西陵驿也不远了。忽然狂风大作,像风神发怒了一样,卷起白色的浪涛。船篙和船篷被吹得好像要舞动起来,赶紧系紧绳索。我们这些同船的人,相互看了看,几乎都变了脸色。说到在大江大河上航行,谁能从《易经》中找到预兆呢?古人有谚语说:“狂风不会刮一整天。”不一会儿,船夫们又唱起了棹歌出发了,这安危就在片刻之间。 我感叹自己一生衰老迟暮,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像浮萍和断梗一样漂泊在江海之上,在边疆征战多年,岁月让我老去。这次出行也十分辛苦,哪里还敢计较最终是否吉利呢。刚进入这里一共四十天,如今出来仅仅过了十天。行与止都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好像有神力在扶持着我。我献上一瓣香和祭祀用的牲酒,虔诚地表达我赤诚的心意。 从现在起我要回到山林田园,以后一定不再被功名利禄所驱使。晚上大家都祝贺我平安顺利,我就写这首诗来记录这次的真实经历。
关于作者
宋代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