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花 其二

禀受天香兼国色,一枝漏却春信息。 断桥寂莫黄昏时,何人前村雪里归。 五出六出夸两样,只将一眼为识赏。 相看如昨不世情,超然风度不与京。 有时冷浸月华白,不学寿阳点宫额。 四时留得伴眼前,不妨长作陇头客。

译文:

这杨花啊,仿佛天生就带有国色天香的气质,它的一枝绽放,悄悄地透露了春天来临的消息。 在那断桥边,在寂静落寞的黄昏时分,不知是哪个人从前方村子的皑皑白雪中归来。 雪花有的呈五瓣,有的是六瓣,人们总夸赞它们形态各异,可我却只用一种眼光去欣赏这杨花。 我和这杨花相对,就好像昨天刚见过一样,没有世俗的虚情假意,它那超凡脱俗的风度,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衡量。 有时候,它在清冷的月光下显得洁白如雪,却不像寿阳公主那样在额头上点梅花妆来增添妩媚。 它能在四季都留在我们眼前相伴,不妨就长久地成为那寄情陇头的雅客吧。
关于作者
宋代赵希逢

赵希逢,太祖九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八)。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为汀州司理参军(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开禧初华岳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编管建宁时,希逢与华交往甚密,差不多尽和华《翠微南征录》中诗。《南征录》中亦有《贺赵法曹》《答赵法曹》等诗,当即其人。原诗题注中介绍其生平为字可久(一作可父),“以词赋明经屡首监曹,初尉赣之石城,……次任建安法曹。明年复为南省锁试第一,又明年发兵上边”。 赵希逢诗,据《后村千家诗》、《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