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上双舟催发

沧茫万顷不计阔,仙槎曾泛天宫阙。 至今风浪卷长空,破浪飞帆何处发。 落鹰飞兔注急湍,千丈皑皑涌雪山。 相忘鸥鹭惯舟楫,荡漾随流下小滩。 晚来两两帆相续,牙樯拄定孤轮玉。 寒冰冷浸一江秋,分明写出潇湘轴。

译文:

在那苍茫的江面上,万顷碧波宽广得难以计量。传说中张骞曾乘仙筏泛游到天宫的阙门。 直到如今,江面上的风浪依旧翻卷着冲向长空,那破浪疾行的帆船会从哪里出发呢? 江水流速极快,像坠落的鹰、飞奔的兔一样迅猛,千丈高的浪涛涌起,就像皑皑白雪堆积的雪山。 那些鸥鹭早已习惯了江上的舟楫往来,它们自在闲适,与舟楫互不惊扰,随着江水荡漾,顺流而下到那小滩边。 傍晚时分,两艘帆船相继驶来,船上的桅杆直直地矗立着,映衬着天空中那一轮孤零零的明月。 寒冷的江水浸透了整个秋天的江面,这眼前的景象,分明就是一幅绝妙的潇湘秋景图啊。
关于作者
宋代赵希逢

赵希逢,太祖九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八)。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为汀州司理参军(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开禧初华岳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编管建宁时,希逢与华交往甚密,差不多尽和华《翠微南征录》中诗。《南征录》中亦有《贺赵法曹》《答赵法曹》等诗,当即其人。原诗题注中介绍其生平为字可久(一作可父),“以词赋明经屡首监曹,初尉赣之石城,……次任建安法曹。明年复为南省锁试第一,又明年发兵上边”。 赵希逢诗,据《后村千家诗》、《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