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磵果法师赞

气和色庄,襟度洋洋。 雪残春嶂,月午秋江。 峙凌虚金碧兮增飞来小朶之奇观,发昔人幽潜兮来典午咸和之遗芳。 或见或闻,意消心降。 若夫奉己淡薄,接物慈祥。 不泥文字,不堕平常。 此所以为北峰之克家,而于自受用三昧中,合乎性具之宗纲。

译文:

这位果法师呀,他气质平和,神色端庄,胸襟气度宽广豁达。 他就如同春天山峦上即将消融的残雪,纯净而高洁;又好似秋夜正当中午时分江面上的明月,清幽而宁静。 他屹立在凌空的金碧辉煌的建筑旁,为飞来峰增添了小小的美妙景观;他发掘出前人深藏的品德,让东晋咸和年间的遗风余芳再次散发出来。 无论是亲眼见到他,还是听闻他的事迹,人们都会心意消解、内心拜服。 至于他对待自己,生活十分简朴淡薄;与他人交往,总是和蔼慈祥。 他不拘泥于文字的表面意思,也不陷入平庸的状态。 这就是他能成为北峰法脉中出色传人的原因,并且在自我修行证悟的境界里,契合了性具宗纲的深刻教义。
关于作者
宋代释大观

释大观,字物初,号慈云,俗姓陆,鄞县横溪(今浙江宁波)人。参北涧居简于净慈寺,悟旨,典文翰,声称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历住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编《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净慈寺志》卷一○《法嗣》。 释大观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