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陈府教喜晴古句且践苏山之韵

梅花树头春雪晴,长廊僧定客梦醒。 蛾眉豆熟樱笋老,两月风雨云屏屏。 暄寒倏忽变气候,客衣单夹烦调停。 移船避漏送白日,一根露草栖风蜓。 蛙衣陵屯分变化,苏山云中几秋夏。 欲携吟卷相追随,呈佛不堪仙可吓。 归期得请那可料,炊米僧厨犹欠贾。 吞腥啄臭欲可为,快理红藤趁今暇。

译文:

在梅花树的枝头,春日的积雪已经融化放晴,长长的走廊里僧人在打坐入定,而我这旅人也从睡梦中醒来。 蛾眉豆已然成熟,樱桃和春笋也过了鲜嫩的时候,这两个月来风雨不断,浓云就像一道道屏障。 天气冷暖突然就发生了变化,我这旅人的衣服,单衣和夹衣得费心去调整增减。 我移动小船躲避漏雨,就这样送走了白昼,只见一根带着露水的草上,停歇着一只在风中的蜻蜓。 青蛙和虫子的踪迹随着地势高低而有所不同,苏山隐没在云雾中,也不知历经了多少个春秋。 我本想带着吟咏的诗卷去追随苏山的景致,要是把诗呈给佛祖怕是不够格,但用来吓唬仙人倒还可以。 我能否确定归期实在难以预料,就算在僧厨做饭,买米的钱都还不够。 这世间那些追逐名利、不顾廉耻的事我实在做不来,还是趁着现在有空,快快整理好红藤手杖去游玩吧。
关于作者
宋代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