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见之时,羯谛羯谛。 见非是见,波罗羯谛。 见犹离见,波罗僧羯谛。 见莫能及,菩提萨婆诃。
偈颂七十六首 其二四
译文:
这首偈颂带有浓厚的佛教禅理意味,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当你有所见的时候,要知道这就如同“去吧去吧”(“羯谛羯谛”梵语有“去吧”之意,代表一种修行的行动指引),向着解脱的方向前进。
然而你所见到的并非真正的“见”,要超越这世俗的认知和表象,这便是“到彼岸去吧”(“波罗羯谛”,“波罗”有彼岸之意),去探寻更深层次的真理。
真正的见,是要能脱离这种表面的见的局限,这就是“大众都到彼岸去吧”(“波罗僧羯谛”,“僧”有大众之意),摆脱一切执着和妄念。
这种真正的见,是凡俗的见所无法企及的,若能达到这般境界,便能成就菩提,获得无上的智慧和解脱(“菩提萨婆诃”,“菩提”是觉悟、智慧,“萨婆诃”有成就、圆满之意)。
需要说明的是,偈颂本身含义深邃,在佛教教义中有丰富的内涵和解读,以上翻译只是一种较为通俗的尝试性理解。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