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鉴和尚赞

雨过五峰,云横玉几。 日面月面,只这便是。 道是佛鉴,舌拄梵天。 道非佛鉴,眉毛拖地。 更言两对君王,三奉诏旨。 看来元是阴平界上雍师波,谁不识你。

译文:

雨过天晴,五座山峰更显清朗,洁白的云朵横绕在如玉的山峦间。那所谓佛的不同面相所展现出的奇妙境界,其实就像眼前这般景象一样。 若说这就是佛鉴和尚所悟之道的体现,那简直能将佛法宣扬到天际,仿佛舌根都能顶住梵天,其对佛法的领悟和阐释之深不可测。若说这不是佛鉴和尚的境界,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错谬就如同眉毛拖到地上一样离谱。 再说他两次面对君王讲法,三次接受皇帝的诏旨。可仔细想来,他本质上就像是阴平界上那位雍师波一样,普普通通却又独具特色,他的形象和事迹,谁又不认识他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阴平界上雍师波”可能涉及特定的佛教典故或地方文化内涵,由于资料所限,理解和翻译可能有一定局限性。而且这是一首赞僧的诗,带有浓厚的佛教义理色彩。
关于作者
宋代释子益

释子益(?~一二六七),号剑关,剑州(今四川剑阁)人。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初住隆兴府兴化寺。移住隆兴府云岩寿宁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入住福州西禅怡山长庆寺。三年卒。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师法嗣。有《剑关子益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林希逸所撰序。 释子益诗,以辑自《语录》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