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寥寥二千载,道统几欲坠。 濂洛暨关中,浚源接洙泗。 干淳诸大儒,流派何以异。 无极而太极,性命发其秘。 先天而后天,理数稽其至。 四书共群籍,精微穷奥义。 五常与异端,辨析无遗旨。 谓教以渐进,谓功可直遂。 为说虽殊科,其归同一揆。 践修本诚敬,讲贯非口耳。 要在绝己私,浑然循天理。 启钥以抽关,发蒙而警聩。 后进有所宗,绝学得所继。 作者蔑以加,百世或可俟。

译文:

在这漫长的两千年间,儒家的道统几乎快要衰落沉沦。 从濂溪的周敦颐、洛阳的程氏兄弟,再到关中的张载,他们就像源头活水,接续上了孔子、孟子所在洙水和泗水的儒家正统渊源。 南宋乾道、淳熙年间的诸位大儒,虽然他们的学术流派看似有所不同。 他们探讨从“无极”到“太极”的深奥哲理,把人性与天命的奥秘揭示出来。 研究先于天地存在的先天之理,以及后于天地形成的后天之数,将其中的道理探究到极致。 他们深入钻研《四书》和众多典籍,把其中精深微妙的含义剖析得清清楚楚。 他们清晰地区分了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些正统思想和各种异端邪说,没有遗漏任何要点。 有人主张教育要循序渐进,有人觉得功夫可以直接达成目标。 虽然这些说法看起来不同门类,但最终的目的和方向都是一致的。 实践和修养的根本在于内心的真诚与恭敬,而不仅仅是口头的讲解和听闻。 关键在于摒弃自己的私心杂念,纯粹地遵循自然的天理。 他们就像打开锁头、拉开门闩的人,让蒙昧的人开启智慧,让耳聋的人受到警醒。 让后来的学者有了可以尊崇和学习的榜样,使断绝的学术得以继续传承。 这些大儒们的成就已经达到了难以超越的高度,即便再过百世,他们的功绩依然值得期待和敬仰。
关于作者
宋代卫宗武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