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盈宇宙皆有穷,一气先天常浩浩。 荣华富贵能几何,百岁光阴如电扫。 开辟由来莫几年,圣哲英雄骨俱槁。 勋名盖世文瑞时,岂若玄玄穷徼妙。 古仙率多山泽癯,方平通经后从老。 伯阳隠士著参同,援述宣尼辞可考。 人身口腹乃大患,举世凡夫为此恼。 厚味腊毒尤伤生,甘旨肥醴偏害道。 学仙万虑要屏除,有累俱为方寸扰。 希夷辟谷功始成,抱朴休粮法宜效。 所以丹丘诸羽人,莫不餐松茹灵草。 谁云不食胃徒空,入道门衢此为要。 天隠良士工词章,经传百家仍探讨。 孰知抗志乃松乔,浊利浮荣非所好。 年当强仕舍壮图,勇辞馆餐栖窈窱。 欲仁仁至天所资,道藏仙方过鸿宝。 卫生有药可忘饥,不愁煮字那能饱。 一从易置冰玉肠,不假青精颜色好。 会驱干马及坤牛,捕虎擒龙归鼎灶。 易骨洗髓由此基,三岛十洲轻可到。 纵未能尝方朔桃,亦须先致安期枣。 世儒悉被客尘迷,志在衣锦而食稻。 惟君高蹈出凡流,见谓秋阳同皜皜。
为徐进士天隠赋辟谷长吟
译文:
世间万物充满宇宙,但都有其穷尽之时,而那先于天地存在的“气”,却永远浩浩荡荡,无穷无尽。
荣华富贵又能持续多久呢?百年的时光就像闪电划过,转瞬即逝。
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也没过去多少年,那些曾经的圣哲和英雄,如今都已化作枯骨。
即便有人功勋名声盖世,文章能契合时运,又怎比得上探究那玄之又玄的微妙道理呢。
古代的仙人大多是隐居在山林中的清瘦之士,像王方平,先精通经史,后来追随仙人学道。
老子这位隐士著有《参同契》,援引并阐述孔子的言论,这些都有记载可考。
人的口腹之欲其实是个大祸患,世上的凡夫俗子都为此烦恼。
那些味道厚重、毒性潜伏的食物尤其伤害生命,美味的佳肴和甘甜的美酒更是妨碍修行之道。
想要学仙,各种杂念都要摒除,只要有牵累,都会搅扰内心。
陈抟老祖辟谷的功夫修成,葛洪休粮的方法值得效仿。
所以那些住在仙山的仙人,没有不采食松叶、灵芝等仙草的。
谁说不吃饭胃就会空空如也呢?这其实是进入道门的关键所在。
徐天隠先生擅长诗词文章,还对经传百家之学进行深入探讨。
谁能想到他的志向堪比赤松子和王子乔这些仙人,对那些污浊的利益和虚浮的荣耀丝毫不感兴趣。
正当壮年,他舍弃了宏伟的仕途计划,毅然辞去官府的俸禄,隐居到幽深之处。
他向往仁德,仁德便随之而来,这是上天对他的资助,他所拥有的道藏仙方比鸿宝还珍贵。
他有养生的妙药可以忘却饥饿,不用担心像书生那样“煮字疗饥”却无法饱腹。
自从他的肠胃变得像冰玉一样纯净,不用服食青精饭,气色就很好。
他定能驱使“干马”和“坤牛”,捕捉龙虎纳入鼎灶之中。
从这里开始就能易骨洗髓,三岛十洲这样的仙境也能轻松到达。
纵然不能像东方朔那样品尝到蟠桃,也一定要先得到安期生的仙枣。
世上的儒生都被世俗的尘埃所迷惑,他们的志向不过是穿上华丽的衣服,吃上精美的食物。
只有先生您超脱凡俗,大家都说您如同秋天的阳光一样洁白明亮。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