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丹岩韵贻青溪

良朋有约著书催,未到愁云拨不开。 丹穴孤云宜间见,青溪只鹤喜重来。 有谁剖玉明荆璞,愧我无金筑隗台。 郑校子衿佻达久,拟延尼父铸颜回。

译文:

这首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以下是逐句翻译: ### 首联 “良朋有约著书催,未到愁云拨不开” 好朋友已经有了一起著书的约定,还催促着尽快进行。可朋友还没到来,我心里的愁闷就像乌云一样怎么也拨散不开。 ### 颔联 “丹穴孤云宜间见,青溪只鹤喜重来” 在那传说中凤凰栖息的丹穴之处,偶尔能见到一片孤独的云朵飘荡,倒也别有一番景致。就如同我欣喜地看到那只曾经来过青溪的仙鹤又飞回来了一样,期待着友人的到来。 ### 颈联 “有谁剖玉明荆璞,愧我无金筑隗台” 有谁能够像卞和识玉那样,识别出真正的璞玉并让它绽放光彩呢?我很惭愧自己没有像燕昭王那样用重金修筑黄金台招揽贤才的能力。 ### 尾联 “郑校子衿佻达久,拟延尼父铸颜回” 那些像郑国学校里穿着青衿的学子一样轻浮、不踏实的人已经存在很久了。我打算邀请像孔子那样的贤师来,把他们培养成像颜回那样有贤德的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渴望培养人才的愿望。
关于作者
宋代卫宗武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