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堂风露声唔咿,青灯一点昏两眵。 蟫鱼蠹纸老白日,未识心宇包黄羲。 麟胶饮尽霜兔泣,俪花鬭叶纷奇姿。 少年轻裘舌秦衍,睥睨六印京尘缁。 平生眼底厌糠秕,自对春风乐沂水。 搜奇抉怪问子云,载酒归来成独醉。 金刀喜有南邻翁,曾吹藜焰丹霞峰。 白云满榻呼不起,斜日倚仗酣秋空。 紫皇一夕下纶旨,细祓丹铅勘文字。 会将一语赞阳秋,高入九天卑九地。 圣明勋业琬琰储,不独焜燿冰衔书。 两朝搜辑摩日月,往往呼喝羞庭衢。 庐陵健笔人莫赎,南丰瓣香竟谁续。 西江浩浩流古今,莫遣白头愧青竹。
贺刘掞赴召史馆校勘
译文:
### 整体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邓有功为祝贺刘掞被召入史馆担任校勘之职而作。诗中先描述了刘掞过往的苦学与才华,接着写其平日的潇洒超脱,后着重讲述他被朝廷征召去从事校勘工作,表达了对他的期许,希望他能在史馆工作中有所建树,为朝廷的勋业增添光彩,不辜负这一难得的机会。
### 逐句翻译
- **秋堂风露声唔咿,青灯一点昏两眵。**
在秋天的厅堂里,风声和露水的声音咿咿呀呀地响着。一盏青灯散发着微弱的光,灯光昏黄,照着他因熬夜而满是眼屎的双眼。
- **蟫鱼蠹纸老白日,未识心宇包黄羲。**
那些蠹鱼在书籍纸张中蛀蚀,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但外人却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广阔得能包容黄帝和伏羲时代的智慧。
- **麟胶饮尽霜兔泣,俪花鬭叶纷奇姿。**
他用完了珍贵的麟胶制的墨,连霜兔(制笔的兔毫)都仿佛为之悲泣。他写文章时,讲究辞藻华丽、对偶工整,文章呈现出各种各样奇妙的姿态。
- **少年轻裘舌秦衍,睥睨六印京尘缁。**
年少时,他身着轻裘,口才如同战国时的纵横家苏秦、邹衍一样出众。他对那象征着荣华富贵的六国相印都不屑一顾,京城的风尘也未能沾染他高洁的志向。
- **平生眼底厌糠秕,自对春风乐沂水。**
他这一生,把那些庸俗无用的东西看得如同糠秕一般,十分厌恶。他喜欢像孔子的弟子曾皙那样,在春风中,自由自在地在沂水边享受生活的乐趣。
- **搜奇抉怪问子云,载酒归来成独醉。**
他像当年有人向扬雄(字子云)请教学问一样,去探寻那些新奇怪异的知识。有时带着酒去求知,回来后独自沉醉在知识的世界里。
- **金刀喜有南邻翁,曾吹藜焰丹霞峰。**
值得庆幸的是,有一位如同传说中拿着金刀、能在丹霞峰下吹起藜火光来照明读书的老者邻居。这位老者或许有着非凡的学识和智慧。
- **白云满榻呼不起,斜日倚仗酣秋空。**
他常常在榻上卧着,周围仿佛被白云环绕,别人怎么叫他都不醒。夕阳西下时,他拄着拐杖,沉醉在秋天空旷的天地之间。
- **紫皇一夕下纶旨,细祓丹铅勘文字。**
一天夜里,天帝(这里借指皇帝)降下诏书,征召他去仔细地用丹砂和铅粉(古代校勘书籍的工具)来校勘文字。
- **会将一语赞阳秋,高入九天卑九地。**
他一定能够用精妙的语言来评价史事,他的见解高可以上达九天,低可以深入九地,十分深刻独到。
- **圣明勋业琬琰储,不独焜燿冰衔书。**
皇帝圣明,其功勋业绩将被记载在琬琰(美玉,指代史书)之上。他此次任职史馆,不只是能让自己的官职(冰衔,指清贵的官职)增添光彩。
- **两朝搜辑摩日月,往往呼喝羞庭衢。**
两朝的史料收集和整理工作意义重大,能与日月的光辉相媲美。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的工作态度不认真,在朝廷上的表现实在令人羞愧。
- **庐陵健笔人莫赎,南丰瓣香竟谁续。**
像欧阳修(庐陵人,以文笔著称)那样刚健有力的文笔是无人能替代的,曾巩(南丰人)的文风又有谁能继承呢。(这里是期望刘掞能在史学写作上有所成就)
- **西江浩浩流古今,莫遣白头愧青竹。**
西江的水浩浩荡荡地从古流到今,希望他不要等到头发变白的时候,因未能在史学上有所建树而愧对史书(青竹,古代用竹简记录文字,这里指代史书)。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