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吟 其六

受性不分拏,处身常落魄。 难以事王侯,唯堪友猨鹤。 遂尔辞国都,终然住林壑。 渴则饮涧谿,饥则茹薇藿。 烟霞水石间,自得无穷乐。 所归在一死,天地为棺椁。 弃埋任从他,曾不加计度。 乌鸢与蝼蚁,于吾无厚薄。 清泰藕华池,深知可栖托。 念兹常在兹,但观西日落。

译文:

我天性就不喜欢与人争斗、攀附,所以总是过得潦倒失意。 我没办法去侍奉那些王侯将相,只适合与猿猴和仙鹤为伴。 于是我毅然辞别了繁华的都城,最终选择在山林沟壑间居住下来。 口渴了就去山涧溪边喝溪水,饥饿了就采摘薇菜和豆叶来吃。 在这烟霞缭绕、水石清幽的环境中,我能体会到无穷无尽的快乐。 我觉得人最终的归宿就是死亡,而天地就如同我的棺椁。 至于死后是被怎样掩埋,我都不在乎,也从不去计较这些事。 不管是乌鸦老鹰来啄食,还是蝼蚁来啃噬,对我来说都没有什么区别。 我深知那清净安泰的莲花池,是我可以栖息依托的地方。 心中一直惦念着这个地方,常常望着西边的落日,沉浸在这份对归宿的期许中。
关于作者
宋代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於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