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贤一不肖诗 尹师鲁

君子道合久以成,小人利合久以倾。 世道下衰交以利,遂使周雅称嘤鸣。 煌煌大都足轩冕,绰有风采为名卿。 高名重位盖当世,退朝归舍宾已盈。 胁肩谄笑不知病,指天报遇如要盟。 一朝势夺德未改,万钧已与毫厘轻。 畏威谀上亦随毁,矧复鼓舌加其评。 透迤阴拱质气厚,两豆塞耳心无营。 鸣呼古人不可见,今人可见谁与明。 章章节义尹师鲁,饬躬佩道为华荣。 希文被罪激人怒,君独欣慕如平生。 抗书毂下自论劾,惟善与恶宜汇征。 削官窜逐虽适楚,一语不挂离骚经。 当年亦有大臣逐,朋邪隠缩无主名。 希文果若事奸险,何此吉士同其声。 高谭本欲悟人主,岂独区区交友情。

译文:

君子因为志同道合,长久相处情谊深厚;小人因为利益结合,时间一长就会分崩离析。当下世道衰落,人们交往都为了利益,就像《诗经·小雅》里说的那些为了私利而相互应和的人一样。 繁华的京城到处都是达官显贵,他们风度翩翩,堪称有名望的大臣。这些人声名显赫、地位尊崇,在当时无人能及,退朝回到家中,宾客早已挤满屋子。他们耸着肩膀、谄媚地笑着,却意识不到这是毛病,还指着天说自己受到君主的恩遇,就像与人订立了重要盟约一样。 一旦权势被剥夺,即便品德没有改变,那曾经的万钧之重也变得像毫厘一样轻微。那些畏惧权势、谄媚上级的人也跟着诋毁,更何况还有人添油加醋地议论。有些人态度暧昧,看似忠厚老实,实则被微小的利益蒙蔽了耳朵,心里没有正义的追求。 唉,古代的贤人已经看不到了,如今能看到的人里,又有谁能明辨是非呢?尹师鲁这个人有着高尚的气节和道义,他注重自身修养,以遵循道义为荣。 范仲淹获罪激起众人愤怒,只有你像往常一样钦佩他。你在京城上书弹劾,认为善恶应该分明。你被削去官职流放到楚地,却像屈原一样,即便遭遇不公,也不抱怨,言语中没有像《离骚》那样的怨愤之词。 当年也有大臣被放逐,那些结党营私、邪恶的人却躲在暗处,不敢表明自己的立场。如果范仲淹真的是奸诈阴险之人,为什么像你这样的贤士会为他说话呢? 你慷慨陈词,本是想让君主醒悟,哪里仅仅是为了那一点朋友之间的情谊啊。
关于作者
宋代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