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胥行

香泾无故流,胥台有余基。 太伯以德启,后王结心师。 夫差昔好战,戈矛临越陲。 天蟹须食稻,未拯吴人饥。 于今十一贡,贫甚吴王时。 全吴古都会,腴田溉湖陂。 雨晹适小变,数米不足炊。 吾知事本末,本末何由知。 家户徼福利,坐输黄衣儿。 平籴连拖漕,入朶天兵颐。 囷窌不夕储,势若偷生为。 长虑且后顾,荀卿有良规。

译文:

以下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香泾河依旧默默地流淌着,没有什么缘由,当年的胥台如今只留下了一些残基。 太伯凭借着高尚的品德开创了吴国基业,后世的君王把他当作心中的榜样。 夫差曾经喜好征战,将戈矛指向越国的边境。 上天降下蟹灾让稻谷受损,却没能拯救吴地百姓的饥荒。 如今这里要缴纳十分之一的赋税,百姓比吴王夫差那时还要贫困。 整个吴地曾经是古老的都会,肥沃的田地靠着湖泊和池塘灌溉。 可是只要天气稍微有变化,连数着米粒做饭都难以维持。 我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可这来龙去脉又是从何知晓呢? 家家户户都祈求着福利,却只能白白地把财物送给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官府平价收购粮食的船只接连不断,运去满足军队的需求。 百姓的粮仓里连一晚的存粮都没有,生活就像苟且偷生一样。 做长远的打算并且考虑到未来,荀子曾经有过很好的建议啊。
关于作者
宋代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