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乐天闲居篇

予年四十四,发白成衰翁。 非有高盖车,曷与贤者同。 嗟予出寒远,家世尝力农。 十九登科第,圣彀参英雄。 十年出吏选,校书蓬陼中。 天子投采拔,谓有谏诤风。 既叨言责地,蹇蹇思匪躬。 窃不自度量,语剡奸邪胸。 一毫抗千钧,摈落无流踪。 同时皆骧首,金紫班著崇。 唯予守长乐,幸就禄养丰。 八年江海外,再上螭阶东。 四十入西阁,宿仇司化工。 蒙锦投机穽,唯頼天听聪。 代言游禁密,侍从多从容。 寻行京兆事,系断露铦锋。 是职非所好,辄以死竭忠。 愿辟大幽都,为君囚四凶。 愿拂四省堂,为君延夔龙。 愿舒泰山云,甘泽成岁功。 愿回太清日,晴景破阴蒙。 愿跻万人寿,夭扎终不逢。 愿令编户富,食衣无困穷。 群臣走率职,陛下居法宫。 文彩成礼乐,筹略覊夷戎。 意言亦良苦,精神庶潜通。 短步趋远道,心健力不充。 早衰鬓已华,忧伤乃自攻。 我知古人心,生德贯上穹。 何为论贵贱,贵畏非大公。 南归虽云乐,此念殊忡忡。

译文:

我今年四十四岁,头发花白已然成了衰朽的老翁。 我没有高官显贵乘坐的华丽高盖车,又怎能和贤达之人相同呢? 可叹我出身寒门偏远之地,家中世代都以务农为生。 十九岁就科举中第,进入了圣上选拔人才的彀中,与众多英雄才俊同列。 十年后从吏部铨选出来,在水中小洲上做校书郎。 天子赏识提拔我,说我有敢于谏诤的风骨。 既然担负起进言劝谏的职责,我就忠直地不顾自身安危。 我私下没有好好估量自己,言辞尖锐地揭露奸邪之人的丑恶内心。 我这微弱之力对抗那千钧重负,最终被摈弃冷落,不见踪迹。 和我同时期的人都昂首得意,身着金紫官服,在朝堂上地位尊崇。 只有我在长乐任职,幸好能有丰厚的俸禄来奉养家人。 在江海之外任职八年,再次来到朝堂螭阶之东。 四十岁进入西阁任职,却遭到宿敌掌控大权的刁难。 他们设下陷阱想陷害我,全靠天子圣明洞察。 我在宫中起草诏令,侍从在皇上身边也颇为从容。 接着去处理京兆府的事务,果断执法展露锋芒。 这个职位并非我所喜好,但我也会以死来竭尽忠诚。 我愿开辟那幽远的都城,为君主囚禁那四个恶人。 我愿清扫四省堂,为君主延揽像夔龙那样的贤才。 我愿舒展如泰山般的云朵,降下甘霖成就一年的好收成。 我愿让太空中的太阳回转,晴朗的景色冲破阴云的蒙蔽。 我愿让万人都健康长寿,永远不遭遇夭折和疫病。 我愿让普通百姓富足起来,衣食无忧不受穷困之苦。 群臣都尽职尽责奔走效力,陛下安居在法宫中。 以文彩成就礼乐制度,用谋略制服夷狄戎蛮。 我这番心意和言论实在是良苦,希望精神能和君主暗自相通。 我短步想要奔赴遥远的道路,虽然内心强健但体力却跟不上。 我过早衰老鬓发已花白,忧伤的情绪不断地折磨自己。 我知晓古代贤人的心意,他们的德行贯通上天。 为何要只论贵贱呢,那种因畏惧权贵而产生的贵贱之分并非出于公正。 虽然说回到南方故乡是件乐事,但我心中这念头却格外忧愁不安。
关于作者
宋代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