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昔神都别,于今浙水遭。 故情弥切到,佳月事追遨。 太守才贤重,清明土俗豪。 犀珠来戍削,征鼓去啾嘈。 湖树涵天阔,船旗罥日高。 醉中春渺渺,愁外夕陶陶。 新曲寻声倚,名花逐种褒。 吟亭披越岫,梦枕觉胥涛。 论议刀矛快,心怀铁石牢。 淹留趋海角,分散念霜毛。 鲈鲙红随筯,泷波渌满篙。 试思南北路,灯暗雨萧骚。
崇德夜泊寄福建提刑章屯田思钱塘春月并游
译文:
### 翻译
往昔在京城分别,如今在浙水相逢。
旧日情谊愈发深切,想起美好的月色便回忆起一同游乐的时光。
太守您才德兼备,当地风俗清明豪壮。
犀角、珍珠等珍宝罗列,出征的锣鼓声远去,渐渐消失在嘈杂之中。
湖边的树木与广阔的天空相互映衬,船上的旗帜在高空中随风飘扬。
沉醉在这春日美景中,四周一片渺渺之景;虽有愁绪,傍晚却也自得其乐。
随着新曲的旋律轻声吟唱,对名贵的花卉逐一种类地赞赏。
在吟诗的亭子中眺望越地的山峦,睡梦中仿佛听到了钱塘江潮水的声音。
您议论事情时言辞如刀矛般犀利,心怀坚定如铁石一般。
我长久地滞留在这里,一路行至海角,与您分别后,不禁感叹自己已生白发。
鲈鱼切成的细片,色泽红润,随着筷子入口;湍急的水波碧绿,满了船篙。
试着想想这南北相隔的路途,灯光昏暗,雨声萧萧。
### 注释
- 本诗为蔡襄在崇德夜泊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章屯田的思念之情,回忆了过去与友人在钱塘春月同游的美好时光,同时描绘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旅途的见闻感受。
- “夙昔”指往昔、从前;“神都”一般指京城;“浙水”即浙江的河流;“故情”指旧日的情谊;“追遨”指追游、游乐;“太守”指章屯田;“戍削”形容罗列整齐的样子;“啾嘈”形容声音嘈杂;“涵”有包容、映衬之意;“罥”指挂、缠绕;“渺渺”形容悠远、迷茫的样子;“陶陶”形容和乐、舒畅;“倚”这里指依着曲调吟唱;“褒”指赞赏;“披”有眺望之意;“胥涛”指钱塘江潮,传说伍子胥死后被投入江中,化为涛神;“刀矛快”形容言辞犀利;“铁石牢”形容心怀坚定;“淹留”指长久停留;“霜毛”指白发;“鲈鲙”指鲈鱼切成的细片;“筯”同“箸”,即筷子;“泷波”指湍急的水波;“萧骚”形容风雨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