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有美堂南望

越邑吴封绣错分,华堂繁吹半空闻。 山峰高下抽青笋,江水东西卧白云。 菊蕊芬芳初应节,松林照耀欲迎曛。 州人不见归时醉,未拟风流待使君。

译文:

在这重阳佳节,我站在有美堂向南眺望。那古越国和吴国的地域界限就像锦绣上的花纹一样交错区分开来。有美堂中乐声喧闹,悠扬的吹奏声仿佛从半空中传出来,清晰可闻。 远处的山峰高低错落,就像是从大地上抽出的一根根青色的竹笋,形态各异,直插云霄。那滔滔江水,自东向西流淌,江面上漂浮着的云朵,倒映在水中,就如同江水卧着洁白的云朵一般,如梦如幻。 此时,菊花正值盛开,那金黄的菊蕊散发着阵阵芬芳,恰好应和了这重阳的节日氛围。而那一片松林,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在迎接黄昏的到来。 杭州的百姓们没有见到我回去时大醉的模样,可不要以为我不懂得这风流韵事啊,我可要尽情享受这佳节的美景与欢乐呢。
关于作者
宋代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