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舜元以墨竹为赠

我家苕源山深处,万竹森森饱风雨。 一从脚踏黄沙堆,不见此君四寒暑。 夜来有梦到家山,苍筠翠干犹依然。 觉来欲赋不得赋,谁能为我传其天。 东邻萧然岁寒客,寓意于物无留迹。 当年亲识洋州孙,写得寒梢数千尺。 怜我卧疴少佳悰,卷送四壁泠然风。 笔端妙处夺天巧,与我胸中生意俱无穷。 高阳台下见此两奇特,子新之梅舜元竹。 后先俱为洞山来,夜夜白虹贯茅屋。

译文:

我家住在苕源山的深处,那里有密密麻麻的千万竿竹子,它们尽情地饱经着风雨的洗礼。 自从我踏上这满是黄沙的地方,已经有四年没见到竹子了。 昨夜我在梦里回到了家乡的山上,那苍翠的竹子依旧挺拔如初。 醒来后我想为竹子赋诗却又不知如何下笔,谁能替我描绘出竹子那天然的神韵呢? 东边邻居是位淡泊超脱、有君子之风的人,他将情感寄托于事物却不留下刻意的痕迹。 当年他曾亲见洋州的孙可久,孙可久能画出数千尺长的寒竹。 他可怜我卧病在床,心情不佳,就送来画卷,让我房间的四壁仿佛有了清凉的风。 他笔端的妙处能胜过天然的精巧,与我心中蓬勃的生机一样无穷无尽。 在高阳台下能见到这两样奇物,子新画的梅花和舜元画的竹子。 它们先后都从洞山而来,好似夜夜都有白虹贯穿我的茅屋。
关于作者
宋代家铉翁

家铉翁(约1213~1297)号则堂,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家铉翁身长七尺,状貌奇伟,威严儒雅。以荫补官,累官知常州,迁浙东提点刑狱,入为大理少卿。宋亡,守志不仕。元成宗即位(1294),放还,赐号处士,时年八十二,后数年以寿终。《宋史》有传。有《则堂集》六卷,《彊(强)村丛书》辑为《则堂诗馀》一卷。词存三首收于《全宋词》中。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