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漱玉

一派潺湲迸石溪,直疑寒碧练玻璃。 百川流去须归海,万籁喧来有定时。 桥接丹山横夜月,柳笼碧草拂晴曦。 吟庐此去虽相近,争似闲鸥立渺弥。

译文:

有一股潺潺流动的溪水,在石缝间奔腾着流入小溪。我简直怀疑那寒冷碧绿的溪水,是一条晶莹的玻璃丝带。 众多的河流奔腾着流向远方,但最终都要归入大海;世间各种嘈杂的声音喧嚣起来,也总有停歇的时候。 桥横跨在连接着丹山的地方,在夜月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宁静;碧绿的柳丝笼罩着青草,在晴朗的阳光中轻轻摇曳。 我居住的吟诗小屋虽然离这里不算远,但又怎么能比得上悠闲的海鸥,悠然地站立在那浩渺的水面上呢。
关于作者
宋代徐集孙

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时尝在临安作过小官(《休日招李山房杜北山访渭滨秋浦于孤山》“不枉微官客日边”),退居后名其居室为竹所。有《竹所吟稿》。事见《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 徐集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