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济川桥

十二阑干百尺台,登临洗尽眼中埃。 沙痕长与水吞吐,桥影不妨船往来。 两岸楼台随世换,四山图画自天开。 槎边今古无穷思,都付西风酒一杯。

译文:

这座桥有十二道栏杆,宛如一座百尺高台。我登上桥顶,仿佛能把眼中的尘世污浊全都洗净。 沙滩上留下的痕迹,随着江水的涨落时隐时现,好像在与江水一同呼吸吐纳。桥的影子横在水面,并不妨碍船只自由地穿梭往来。 桥两岸的楼台建筑,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更换着模样,但四周群山的如画景色,却像是大自然天然展开的画卷,始终如此美丽。 我站在桥边木筏旁,古往今来的无尽思绪涌上心头,最后都化作一股愁绪,我将这一切情思都寄托给了西风,伴着一杯美酒一饮而尽。
关于作者
宋代真山民

真山民,宋亡遁迹隠沦,所至好题咏,自称山民。同时李生乔叹其不愧乃祖文忠西山(真德秀),人们于是疑其姓真。或云名桂芳,括苍(今浙江丽水西)人,宋末进士。亦无确考。有《真山民诗集》。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五。 真山民诗,以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真山民诗集》为底本,校以清嘉庆祝昌泰刻本(有傅增湘校并跋,简称嘉庆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