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虫吟 其九

虫有撺梭子,头腹俱锐长。 绿衣而绛里,飞跃低踉蹡。 名我固甚善,所愧无筐箱。 维天有南箕,不可以簸扬。 微虫人强名,此岂彼窃攘。 秋田蚱蜢横,暗野如飞蝗。 索索浅草中,不倚两股强。 类中最善类,霜露死其常。

译文:

有一种虫子叫撺梭子,它的头和腹部都又尖又长。它身着绿色的外衣,里面却是红色的。它飞跃的时候,姿态有些踉跄、笨拙。 人们给它取这个名字固然很好,但遗憾的是它并没有像梭子一样用于织布的“筐箱”(这里暗指织布工具相关的东西)。就如同天上的南箕星,虽然叫“箕”,却不能用来簸扬谷物。 这种小虫子是人们强行给它取了名字,这哪里能算是像有人窃取、强占其他东西一样不合理呢。 秋天的田野里,蚱蜢四处横行,在昏暗的原野上就像飞蝗一样。它们在浅浅的草丛中“索索”作响地活动着,并不依靠两条腿的力量特别强大来行动。 在同类虫子中它算是比较良善的种类了,在霜露降临的时候死去,这也是它生命的正常归宿。
关于作者
宋代舒岳祥

舒岳祥(一二一九~一二九八),字舜侯,以旧字景薛行,宁海(今属浙江)人。因家居阆风里,学者称阆风先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摄知定海县,为霅州掌书记,先后入金陵总饷陈蒙、沿海制置使鲍度幕。鲍罢,亦归乡不仕,教授田里,覃思著述。元世祖大德二年卒,年八十。有《荪墅稿》、《辟地稿》、《篆畦稿》等,诗文集总名为《阆风集》,曾版行,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阆风集》十二卷,其中诗九卷。事见清光绪《宁海县志》卷二○门人刘庄孙《舒阆风先生行状》,本集卷首胡长孺、王应麟序。 舒岳祥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