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卢文峰十二知丞文集

骊珠一颗千仞渊,渔翁探得遭骊眠。 一朝吹堕千万颗,恐是蛟骊卧半天。 骈花俪叶妙天下,文赋直追古班马。 手抉河汉裂锦章,写在诗歌轧骚雅。 大篇赤手捕长蛇,不须控勒骑生䯄。 短篇任意起忽伏,苍江浩浩涛中槎。 文章妙手压场屋,到底亡羊还得鹿。 庐陵方买载月舟,清淡又展朝天轴。 军将打门书一封,呼起醉梦为醒松。 只怕至宝不肯留山中,雷霆风雨取去还蛟龙。

译文:

卢文峰十二知丞的文集就如同从千仞深的深渊里得到的一颗珍贵的骊珠,当初收集创作这些文章时,就好像渔翁去探寻骊珠,而骊龙正处于沉睡之中(寓意创作时虽有风险但机缘巧合有所收获)。 如今这些文章一朝问世,就像骊珠一下子吹落变成了千万颗一样璀璨夺目,让人觉得仿佛是蛟龙携着骊珠卧于半天之上,光彩照人。 他文集中骈俪的词句精妙绝伦,堪称天下无双,所作的文赋水平能够直接追赶上古代的班固和司马迁。 他创作时就像是亲手抉取银河之水,然后裂出锦绣文章,写出来的诗歌能够与《离骚》《诗经》相媲美。 写长篇大论时,他就像空手去捕捉长蛇一样,气势豪迈,根本不需要像驾驭烈性马那样去刻意控制行文节奏。 写短篇时则任意挥洒,起伏变化自如,就如同在浩浩荡荡的苍江之中的木筏,随波起伏,自由自在。 他凭借高超的写作技巧在考场上独占鳌头,最后虽然可能在过程中有小的失误(亡羊),但最终还是获得了成功(得鹿)。 庐陵有人刚买了载月之舟,而他又展开了准备去朝见天子的书轴,满怀壮志。 突然有军将敲门送来一封信,把他从醉梦之中唤醒,让他如同清醒的松树一般。 只是让人担心的是,他如此珍贵的才华和作品不会一直留在这山中,说不定哪天雷霆风雨就会降临,把他这如同蛟龙般的才华和作品带回该去的地方。
关于作者
宋代方逢辰

方逢辰(一二二一~一二九一),原名梦魁,学者称蛟峰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第一,理宗为改今名,因字君锡,授平江军节度签判。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召为秘书省正字。二年,在校书郎任以言事罢。开庆元年(一二五九),召为著作郎。景定元年(一二六○),兼权尚左郎官,又以言事忤贾似道罢。在婺州开讲授徒。二年,起知瑞州。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召为司封郎官兼直舍人院,迁秘书少监、起居舍人。三年,出为江东提刑,徙江西转运副使。五年,权兵部侍郎。七年,迁吏部侍郎。丁母忧去国,从此绝意仕途。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一。著作大多散失,五世从孙渊辑为《蛟峰先生文集》八卷,七世孙中续辑外集四卷。事见本集末附黄溍《蛟峰先生阡表》、文及翁《故侍读尚书方公墓志铭》。 方逢辰诗,以明天顺七年方中刻本《蛟峰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