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猩歌

猎者围猩猩,疑其以众抗。 诿曰不取小,惟取大与壮。 众猩自相仇,推挤送其长。 以次索二三,不复推已往。 四五至于十,无一得释放。 众猩怒相目,各悔受人诳。 及早同一心,未必躯尽丧。 吁嗟兽不灵,相仇无足嗔。 胡为豪杰群,不能自相亲。 秦人吞六国,诸侯各附秦。 并力取其一,冀不及他人。 智者欲合从,徒自腐舌唇。 安得先震邻,然后于其身。 彼先噬其一,其次祸亦均。 早知秦用术,六国同一心。

译文:

猎人包围了猩猩群,还担心猩猩们会凭借数量众多来抵抗。于是就哄骗说:“我不抓小的猩猩,只抓大的和强壮的。” 猩猩们听了这话,就开始互相争斗起来,把它们中的首领推搡着送给了猎人。接着,猎人又按顺序索要两三只猩猩,猩猩们也不再推让自己,乖乖地被抓走了。从四五只一直到十只,没有一只猩猩能得到释放。 猩猩们愤怒地互相看着,都后悔自己受了猎人的欺骗。它们心想,如果早点齐心协力,未必会全部送命。 唉,可叹猩猩这类动物不够聪明,它们互相争斗实在不值得过分责怪。但为什么豪杰们聚集在一起时,却不能彼此亲近团结呢? 当年秦国想要吞并六国,而诸侯各国却各自去依附秦国。它们想着联合起来先灭掉其中一个国家,希望这样灾祸就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有明智的人想要推行合纵之策,可只是白白地费尽了口舌。 他们要是能先震慑住邻邦,然后再想着自身的发展该多好啊。可实际上秦国先把其中一个国家吞并了,接下来其他国家的灾祸也一样到来了。如果早知道秦国使用的计谋,六国要是能团结一心就好了。
关于作者
宋代方逢辰

方逢辰(一二二一~一二九一),原名梦魁,学者称蛟峰先生,淳安(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第一,理宗为改今名,因字君锡,授平江军节度签判。宝祐元年(一二五三),召为秘书省正字。二年,在校书郎任以言事罢。开庆元年(一二五九),召为著作郎。景定元年(一二六○),兼权尚左郎官,又以言事忤贾似道罢。在婺州开讲授徒。二年,起知瑞州。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召为司封郎官兼直舍人院,迁秘书少监、起居舍人。三年,出为江东提刑,徙江西转运副使。五年,权兵部侍郎。七年,迁吏部侍郎。丁母忧去国,从此绝意仕途。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卒,年七十一。著作大多散失,五世从孙渊辑为《蛟峰先生文集》八卷,七世孙中续辑外集四卷。事见本集末附黄溍《蛟峰先生阡表》、文及翁《故侍读尚书方公墓志铭》。 方逢辰诗,以明天顺七年方中刻本《蛟峰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