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庵歌

吾结此庵寄残影,有问此庵坏不坏。 一语发出甚奇怪,随他口下答不坏。 凡属形相皆是坏,为甚此庵却不坏。 六窗俱透无一物,常光无内亦无外。 劫火洞然大千坏,吾结此庵实不坏。 行住坐卧于其中,只是寻常个境界。 有时松风闲举话,万象森罗齐爽快。

译文:

我搭建了这座庵堂,在这里寄托我这如幻影般的身躯。要是有人问我,这座庵堂会不会毁坏呢?当我说出答案的时候,那可真是让人觉得奇怪,我会随着对方的问题回应说它不会毁坏。 要知道,凡是有形有相的东西,最终都会毁坏,那为什么我说这座庵堂不会毁坏呢?你看啊,这庵堂就好像人的六根门窗(眼、耳、鼻、舌、身、意)一样,通透敞亮,里面没有任何执着的东西。那永恒的光明啊,它既不存在于内,也不局限于外。 就算到了劫火熊熊燃烧,整个大千世界都被毁坏的时候,我搭建的这座庵堂实际上也不会毁坏。 我无论行走、站立、坐下还是躺卧,都在这庵堂之中,这不过就是一种平常的生活状态罢了。有时候,松林间的风悠悠地吹着,我在这里随意地谈禅论道,世间万物仿佛都跟着一起畅快起来。
关于作者
宋代释如珙

释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号横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年十五从季父释正则祝发。预戒于本州广慈院。出学于外,初从石田薰于灵隠,继留从痴绝冲。又往太白投天目礼。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为临安府净慈寺首座,继领瑞安府雁荡山灵岩寺。八年,移住雁荡山能仁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山广利寺。二十六年卒。有本光编《横川如珙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名误为行珙)。事见《语录》及《牧潜集》卷三《横川和尚塔记》,《续灯存稿》卷四、《增集续传灯录》卷四有传。 释如珙诗,以辑自《语录》卷上的偈颂编为第一卷,以《语录》卷下的诗编为第二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