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城中居,高墙围大屋。 爱此原野间,山静溪水绿。 人家买良田,岁取十千谷。 我耕山下土,所获亦以足。 藜羹佐渊鱼,晨炊买樵木。 客来好风日,浊酒醉篱菊。 主人去微官,归意常欲速。 画图随行李,林囿日在目。 公卿为之赋,佳句满瑶轴。 年来请便郡,旦暮戒童仆。 乘霜归荒径,趁雨添新𣃁。 应恨公未归,公贫犹待禄。
廉溪
译文:
难道是在城里没有住处吗?城里有高大的围墙环绕着宽敞的屋子。可我偏偏喜爱这原野之间的景致,山峦静谧,溪水碧绿。
别人花钱购置良田,每年能收获上万斗稻谷。我在山下耕种土地,收获的粮食也足够我生活。用野菜煮成的羹汤搭配着从深潭里捕来的鱼,早上做饭就去买来柴木。
在风和日丽的时候有客人来访,就用浊酒招待,和客人一起在篱笆旁赏菊畅饮。我辞去了小官职,一直急切地想要回归田园。
我把描绘田园山林的图画带在身边,这样那山林园囿就仿佛每天都在眼前。公卿们为我归隐之事赋诗,精美的诗轴上写满了绝妙的诗句。
这些年来我一直请求到近便的州郡任职,以便能早日归隐,为此我早早地就叮嘱家中童仆做好准备。
我打算趁着秋霜踏上归乡的荒径,赶在春雨时拿起锄头开垦新的土地。我想这山林恐怕也会埋怨我还没回去吧,只是我家境贫寒,还得依靠俸禄维持生计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舜俞
陈舜俞(?~一○七五),字令举,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授签书寿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陈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观察推官举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著作佐郎、签书忠正军节度判官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于知山阴县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酒税(同上书卷二一二)。熙宁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为十四卷(其中诗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编。《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陈舜俞诗,据李刻《宋人集·都官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他书。另从《会稽掇英总集》、《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第四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