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梢诗

朽屋延暗暝,凿明快吾魄。 西墉偶面势,开牖遂生白。 兹焉玩图史,亦以置床箦。 岂能来清风,犹苦对残赫。 炎天适暵旱,永暮坐燔炙。 宾客何可处,儿女哀不获。 咨诹或献诗,盖覆乃其策。 架木凑檐瓦,铺竹施苇席。 聊且纾暴酷,未足为佳适。 北山多乔松,倚天不知尺。 绸缪星日暗,𫐖輵鬼神宅。 栋梁尚匪材,枝叶固何益。 敢告持利斧,斩伐遵指画。 束缚如见遗,无使曲傅直。 此身得余庇,阴德佩无斁。

译文:

破旧的屋子昏暗得很,我凿开墙壁,让光线进来,这让我精神为之一振。屋子西边的墙正好地势合适,我开了扇窗,屋里顿时明亮起来。 我在这里赏玩图书史籍,也在这里安置了床铺。可怎么也引不来清风,仍然痛苦地面对着这酷热。 炎热的夏天正赶上干旱,整个夜晚就像坐在火上烤一样。宾客们都没法待下去,孩子们也在哀叹实在受不了。 有人前来出谋划策,还献上诗,说用东西遮盖是个办法。于是架起木头挨着屋檐和瓦片,铺上竹子再盖上苇席。 这只能暂且缓解一下酷热的煎熬,还算不上让人舒适。 北山有许多高大的松树,高耸入天,也不知有多高。它们枝叶交错,把星日都遮蔽得昏暗了,仿佛是鬼神居住的地方。 这些松树做栋梁都不合格,枝叶又有什么用呢? 我大胆地请人拿着锋利的斧头,按照规划去砍伐。把它们捆绑好送来,不要把弯曲的说成是直的。 要是我能得到这些松树的荫庇,这积下的阴德让我永远感激不尽。
关于作者
宋代陈舜俞

陈舜俞(?~一○七五),字令举,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授签书寿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陈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观察推官举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著作佐郎、签书忠正军节度判官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于知山阴县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酒税(同上书卷二一二)。熙宁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为十四卷(其中诗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编。《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陈舜俞诗,据李刻《宋人集·都官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他书。另从《会稽掇英总集》、《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第四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