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诗

二十送上乡老书,白发堂上懽愉愉。 岐亭酒罢不忍别,二百余里来姑苏。 枫桥古岸冬十月,霜风切骨草木枯。 拜起欲去更付嘱,携手泫然双泪珠。 明年偶中崇政第,赤城山下欣迎扶。 穹苍不与夺荣养,星霜未周罹明诛。 颜色不见已三岁,肝血泣尽留形躯。 隠沦无业养慈老,骫骳又作卑官图。 还道枫桥旧别地,依依风物春阳敷。 人烟山色一如昨,齿髪独改亲则无。 万杵入心交落涕,水边且欲留行舻。 平生一天已无戴,纵得寸禄何为娱。 时乎穷达又未决,行矣愿报生前劬。

译文:

二十岁时我送上给乡中长老的书信,家中白发苍苍的父母脸上满是愉悦。 在岐亭喝完践行酒,我实在不忍心和父母分别,于是远行二百多里来到了姑苏。 枫桥古老的岸边正值冬十月,寒霜和冷风刺骨,草木全都干枯了。 我起身准备离去,父母又反复叮嘱,我们拉着手,双双泪水潸然而下。 第二年我偶然考中了崇政殿的进士,在赤城山下欣喜地接受父母的迎接和扶持。 可苍天却没有让我长久地侍奉双亲,还不到一年父母就遭遇灾祸离世。 我已有三年没再见到父母的容颜,眼泪都流干了,只剩下一副躯壳。 我隐居无业,本想好好奉养慈祥的父母,却又违背本心去谋取低微的官职。 如今我又来到枫桥这个昔日与父母分别的地方,这里的风物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依旧惹人留恋。 这里的人烟和山色还和过去一样,可我的头发和牙齿已有所改变,而父母却不在了。 万千思绪涌上心头,我忍不住落泪,真想在这水边停下船,不再前行。 如今生命中最重要的父母已经离世,我仿佛失去了头顶的那片天,纵然能得到一点俸禄,又有什么可开心的呢? 人生的穷困与显达一时还难以决断,但我还是要继续前行,只愿能报答父母生前的辛勤养育之恩。
关于作者
宋代陈舜俞

陈舜俞(?~一○七五),字令举,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授签书寿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陈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观察推官举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著作佐郎、签书忠正军节度判官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于知山阴县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酒税(同上书卷二一二)。熙宁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为十四卷(其中诗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编。《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陈舜俞诗,据李刻《宋人集·都官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他书。另从《会稽掇英总集》、《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第四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