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平山前白云老,五十休官何太早。 咄哉官卑莫行道,鸾凤岂肯争粱稻。 爱山爱水去无时,渐老更买黄牛骑。 长髯老奴挈榼随,白纻皎皎山人衣。 因怜湖边有逐客,也解忘形乐泉石。 不使执辔从翁游,翁自出钱为买牛。 山中酒美数醑我,醉里诗成要我和。 市儿指点应不识,底不轻裘走快马。 毛夫子,真国士,出问风谣宣直指。 潇洒本是神仙人,功名强为苍生起。 闻说骑牛不诋诃,手擘红笺为作歌。 英词百卉铺锦绣,雄辩三峡倾银河。 我牛入山路渐熟,好歌吟声易成曲。 明年恩亦当放还,直入深云无管束。 欠却刘家买牛黄金钱,又得毛公骑牛碧玉篇。
和部使者骑牛歌
译文:
君平山前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才五十岁就早早辞官归隐。唉!官职卑微哪里能施展抱负,鸾凤怎么会去争抢那一点梁稻之类的小利呢。
这位老者喜爱山水,说走就走,没有固定的时间。年纪渐长后,还买了头黄牛骑着。一个长着长胡子的老仆人提着酒壶跟在后面,他穿着洁白的苎麻衣服,俨然一副山人的打扮。
他怜悯湖边被贬逐的人,也欣赏那人能忘却形骸纵情于泉石之间的洒脱。他没有让被贬之人牵着缰绳陪自己游玩,反而自己出钱为那人买了头牛。
山中的酒十分甘美,他多次请我喝酒,喝醉了诗兴大发写成诗篇,还邀我一起唱和。市井小儿指着我们大概都不认识,心里想着我们为什么不穿着轻暖的皮衣骑着快马呢。
毛夫子,那可是真正的国之贤士,他出来查访民间歌谣,传达上司的旨意。他本是潇洒如神仙一般的人物,为了天下苍生才勉强去追求功名。
听说他对骑牛这种事并不指责,还亲手铺开红色信笺为骑牛之事作歌。他的歌词如百花铺就锦绣,雄辩的言辞如三峡之水倾泄银河。
我的牛走山路越来越熟悉了,这美妙的歌声也容易谱成曲调。明年我也应当得到恩准放归故里,直接深入那云雾深处,再也不受拘束。
我还欠着刘家买牛的黄金钱,又得到了毛公写的这篇如同碧玉般珍贵的骑牛之歌。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舜俞
陈舜俞(?~一○七五),字令举,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授签书寿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陈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观察推官举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著作佐郎、签书忠正军节度判官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于知山阴县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酒税(同上书卷二一二)。熙宁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为十四卷(其中诗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编。《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陈舜俞诗,据李刻《宋人集·都官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他书。另从《会稽掇英总集》、《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第四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