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诸弟

吾家崛起蓬蒿间,先君为学良苦艰。 典衣买书教我读,平生贫窭不此悭。 岁晚才沾寸禄养,天祸无何颓泰山。 况时汝辈各少小,不及见汝学燕闲。 逮今孤露历岁月,渐觉长大成疏顽。 诗书堆积有素业,文章体要亦易攀。 固须仁义力造诣,慎择朋友少往还。 偏亲堂上待甘旨,况已齿龀双鬓班。 更可踟蹰忽荣养,不如乌鸟鸣关关。 官家公道禄寒畯,勉旃进取欢慈颜。

译文:

我们家是从草野之中崛起的,先父做学问非常辛苦艰难。 他甚至典当衣物去买书来教我读书,一生虽然贫穷,但在这方面从不吝啬。 到了晚年,他才刚刚获得微薄的俸禄可以奉养家人,可没想到天降灾祸,他就像泰山崩塌一样离世了。 那时你们这些弟弟妹妹都还年幼,没能见到父亲安闲地教导你们学习。 从那以后我孤单地度过了许多岁月,如今你们渐渐长大,却变得懒散顽劣。 家里诗书堆积,这是我们家一直以来的学业根基,文章的要领也很容易掌握。 你们一定要在仁义方面努力进取,谨慎地选择朋友,减少不必要的交往。 母亲还在堂上等着你们用美味的食物奉养她,况且她已经年老,牙齿松动、两鬓斑白。 你们怎能再迟疑拖延,不赶紧奉养她呢,你们连那关关鸣叫反哺的乌鸦都不如啊。 官家秉持公道,会给予寒门子弟俸禄,你们要努力进取,让母亲开心。
关于作者
宋代陈舜俞

陈舜俞(?~一○七五),字令举,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授签书寿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陈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观察推官举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著作佐郎、签书忠正军节度判官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于知山阴县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酒税(同上书卷二一二)。熙宁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为十四卷(其中诗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编。《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陈舜俞诗,据李刻《宋人集·都官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他书。另从《会稽掇英总集》、《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第四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