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楚滨,洪波是涵。 飘风不惠,停舳相衔。 我实有辞,将伯是谗。 越明日作,若怒弗咸。 大吹振荡,厥声唬喊。 龙凭虎借,播谷摇岩。 止莫能维,行不可帆。 谁令其然,维伯所监。 我名有谗,实意以祷。 终使不往,宁弗之报。 泛泛行者,有游有漕。 罔不衣食,或俱幼老。 出其孔艰,仁者攸好。 吹而顺之,毋忽予告。
明日北风尤甚不可行再谗
译文:
我在楚地的江边前行,周围是浩渺的洪波。可这狂风一点儿也不友善,把我们的船只都阻拦得首尾相连,无法行进。
我真的有话想说,就向风神诉说我的请求。到了第二天,风刮得更厉害了,就好像愤怒了一般没有丝毫平息。大风剧烈地振荡,那风声呼啸吓人。仿佛有龙虎相助,它能吹动谷物、撼动岩石。船只根本停不住,也没法扬起船帆前行。这是谁造成的呢?这一切风神您都看得清楚。
我已经诚恳地向您诉说了我的难处,真心实意地向您祈祷。要是最终能让我顺利前行,我怎么会不报答您呢?
江上来来往往的行船,有游玩的,也有漕运的。船上的人没有不为了衣食奔波的,还有很多带着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出行如此艰难,这可不是仁者所希望看到的啊。风啊,请你顺着我们的行程吹吧,可别忽视我的请求呀。
关于作者
宋代 • 陈舜俞
陈舜俞(?~一○七五),字令举,因曾居秀州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授签书寿州判官公事(《都官集》附陈杞跋、《至元嘉禾志》卷一三)。嘉祐四年(一○五九),由明州观察推官举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著作佐郎、签书忠正军节度判官公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神宗熙宁三年(一○七○)于知山阴县任上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酒税(同上书卷二一二)。熙宁八年,卒。有《都官集》三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他书辑为十四卷(其中诗三卷),近人李之鼎刻入《宋人集》甲编。《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陈舜俞诗,据李刻《宋人集·都官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并酌校他书。另从《会稽掇英总集》、《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辑得集外诗若干,编为第四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