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支

五月南游渴,欣逢荔子丹。 壳匀仙鹤顶,肉露白晶丸。 色映离为火,甘殊木作酸。 枝繁恐相染,树重欲成团。 赤蚌遗珠颗,红犀露角端。 爽能消内热,润可濯中干。 桂岭无霜处,梅天暴雨残。 □□□□□,□□□□□。 一簇冰蚕茧,千苞火凤冠。 隔瓤银叶嫩,透膜玉浆寒。

译文:

在五月我到南方游历,正口渴难耐之时,欣喜地遇见了红彤彤的荔枝。 荔枝的外壳均匀得就像仙鹤那鲜红的头顶,剥开外壳,里面的果肉如同晶莹洁白的丸子露了出来。它那鲜艳的色泽就如同八卦中代表火的“离”卦一样火红,味道极其甘甜,和树木所结的酸涩果实大不相同。 荔枝树枝叶繁茂,果实累累,我担心它们相互沾染;荔枝树因挂满果实而显得沉甸甸的,看上去就像一团团的果子簇拥在一起。那荔枝就好似赤蚌遗落的珍珠,又像是红犀露出的角尖。 吃了荔枝,清爽之感能消除体内的燥热,滋润的口感可以缓解喉咙的干涩。这里是桂岭,气候温暖没有霜雪,梅雨时节的暴雨刚刚停歇。 荔枝就像一簇簇冰蚕吐出的茧,又似千万个火凤凰头上的冠羽。隔着那薄薄的果瓤,能看到里面鲜嫩如银叶般的果肉,透过果膜,能感受到里面那如玉般清凉的浆液。
关于作者
宋代陶弼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为阳朔令。后历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