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三

剑待张华时已晚,榻延徐孺礼应疏。

译文: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那等待着张华来识别的宝剑,到被发现的时候其实已经很晚了;像陈蕃那样专门设置榻来接待徐孺子的礼遇,如今看来应该也是很稀少了。 这里“剑待张华”是个典故,传说张华能识别宝剑的灵异,此处感慨宝剑没有及时被发掘;“榻延徐孺”也是典故,陈蕃敬重徐孺子,专门为他设榻,体现对贤才的尊重,诗人借此表达当下贤才难遇伯乐、礼遇贤才的情况少见的感叹。
关于作者
宋代陶弼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为阳朔令。后历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为第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