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五首 其一

人有好与恶,造化无颇偏。 种谷匪种稗,稗实在谷先。 谓天不佑恶,细察似不然。 麟凤世罕识,蛇虎动百千。 泗水两师生,万古大圣贤。 瓢饮短命死,绝粮陈蔡间。 雍彻柄鲁政,脍肝延天年。 气运苟如此,周衰何足言。

译文:

人们心中都有对事物的喜好与厌恶,然而大自然的安排却是公平而没有偏颇的。 农民播种的时候种的是谷子而不是稗草,可稗草却比谷子更早地结出了果实。要是说上天不会庇佑作恶之人,仔细观察一下好像并非如此。 麒麟和凤凰这样的祥瑞之物,世上很少有人能见到,可蛇和老虎这样的凶猛之物却到处都是。 在泗水之畔有孔子和颜回这两位师生,他们可是万古流传的大圣贤。颜回只能靠一瓢冷水、一点干粮度日,还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孔子也曾在陈国和蔡国之间遭遇断粮的困境。 而像仲雍那样的恶人却能把持鲁国的政权,还能享尽天年。 要是命运和时运都是这样安排的,那么周朝的衰落也就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了。
关于作者
宋代方回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