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寓轩张梦符侍郎下访

事业更篇章,从来例姓张。 茂先同晋轨,子寿振唐纲。 已树旗常绩,仍专翰墨场。 云仍今接踵,月旦早名扬。 神剑干将出,高冠獬豸昂。 褰帷初鄂渚,杖斧复钱塘。 士类星杓仰,文声电泽滂。 四愁肩慷慨,七命敌铿锵。 暖酹梅边冢,春遨柳下航。 留题存感慨,属和笑奔忙。 羸劣惭形秽,含弘頼疾藏。 一离湖曲路,五换岁干阳。 诵句思诗伯,除官说侍郎。 班联参冢宰,铨部佐文昌。 北壤𧏖蛛割,南邦翠荡翔。 雪寻浮玉渡,月认涌金墙。 不鄙侨栖陋,来同雅话长。 有书兼笔砚,无酒但茶汤。 衰谢时维迈,羁穷气尚刚。 斯人一青顾,怀古视穹苍。

译文:

这是一首赠友诗,以下是全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在事业和文章方面,历来姓张的人就常常表现出色。 就像张华在晋朝遵循着时代的轨迹,成就不凡;张九龄在唐朝整顿朝纲,功绩显著。 您已然立下了如树立旗帜般的卓越功绩,同时在翰墨文坛也独占鳌头。 您的家族人才辈出,子孙后代接踵而至,早早就在品评人物的舆论中声名远扬。 您如同干将神剑出世,锋芒毕露;又像头戴獬豸冠的执法者,气宇轩昂。 您曾在鄂州地区巡察民情,又到钱塘地区执掌权力。 读书人们像仰望北斗星一样敬仰您,您的文名如闪电划过,声名远播。 您的诗作有着慷慨激昂的情怀,能与古代名篇《四愁诗》相媲美;文辞铿锵有力,可与《七命》一争高下。 您曾在梅花旁祭奠古人之墓,春日里在柳树下乘船游玩。 您留下的题诗饱含感慨,我应和您的诗作时虽忙碌却也带着笑意。 我身体瘦弱、才学浅陋,在您面前自惭形秽,多亏您宽宏大量,能包容我的不足。 自从我们在湖边分别,时光已经过去了五年。 我诵读着您的诗句,思念着您这位诗坛前辈;听闻您被任命为侍郎,心中满是欣喜。 您位列朝班,与冢宰同列,在吏部辅佐朝廷。 您关注着北方领土的纷争,也留意着南方邦国的动态。 您踏雪寻访浮玉渡口,月夜辨认涌金城墙。 您不嫌弃我寄居之处简陋,前来与我畅快地交谈。 我这里只有书籍和笔砚,没有美酒,只能用茶汤来招待您。 我已衰老,时光匆匆流逝,但即便穷困潦倒,我骨气依旧刚强。 您这一次的眷顾,让我追怀古人,仰望苍穹,感慨万千。
关于作者
宋代方回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