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夜过白土市不宿夜几失道田家地卧四十韵

腊月廿九日,丁亥之岁除。 朝发句容县,寒空晴色初。 初晴信可喜,泥深犹尺余。 午憩白土市,暮指丹阳湖。 未至四十里,落彩沉金乌。 泥昼尚可涉,泥夜何可逾。 况乃冈坂间,十步千盘纡。 积雪五十日,冻块始半苏。 雪中间以雨,野溜成沟渠。 埂塍或断缺,下有不测淤。 江南旧行役,两夫肩竹舆。 与其一跌三,不若拾而徒。 芒鞋既已著,岂复惜衣裾。 黑者为水潦,白者为路途。 暗中相摸索,前行后号呼。 右手拄我杖,左手一仆扶。 远村坎坎鼓,守岁以自娱。 荆棘莽苍中,焉从造其庐。 前导忽还迓,道远店亦无。 求宿一农家,地卧用草铺。 于此得偃息,岂敢过有图。 暖汤濯倦足,浊酒斟浮蛆。 意色默相贺,天其念无辜。 幸无坑穽堕,险不狼虎屠。 灯下见异物,非马非骡馿。 藏牛于屋内,云以避穿窬。 终夕噍草声,去枕才咫且。 从者各僵仆,不异犬与猪。 平生几今夕,亦尝分郡符。 军府炽庭燎,丽谯侈门符。 宾客候兵卫,儿童奉屠苏。 焉知穷且老,狼狈逃村墟。 疮痏腰膂破,痒痛皮肤枯。 大风鼓天地,啸鬼号鼪狐。 使其伏榛莽,岂不戕厥躯。 遥遥乌聊山,有竹有琴书。 我故念我家,儿女亦念予。 目睫竟不交,炯然如鳏鱼。 晓行付一笑,终夕空嗟吁。 作诗纪此事,异时示吾雏。

译文:

腊月二十九,这一年是丁亥年的除夕。早晨从句容县出发,寒冷的天空刚开始放晴。 刚开始天晴确实让人高兴,可路上的泥深得还有一尺多。中午在白土市休息,傍晚准备前往丹阳湖。距离目的地还有四十里地时,太阳就落山了。白天在泥地里还能走过去,夜晚这泥地可怎么跨越啊。况且又在山坡之间,走十步路就要绕上无数个弯。 雪已经积了五十天,冻住的土块才刚刚开始解冻。下雪中间还夹杂着雨,野外的水流形成了沟渠。田埂有的地方断了缺了,下面是深不可测的淤泥。 我在江南一带常常出行,以前都是两个轿夫抬着竹轿。与其坐轿动不动就摔倒,还不如下来步行。既然已经穿上了草鞋,也就不再顾惜衣服的下摆了。 黑色的地方是积水,白色的地方是道路。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前面的人走,后面的人呼喊着相互照应。右手拄着拐杖,左手有一个仆人搀扶着。 远处村子里传来咚咚的鼓声,人们在守岁自娱自乐。可我们在这荆棘丛生、一片荒芜的地方,怎么能找到他们的屋子呢。前面带路的人忽然回来报告,说路途遥远连个旅店都没有。 我们只好找一户农家借宿,在地上铺上草就睡下了。能在这里休息,哪还敢有更多的要求呢。用热水洗了洗疲倦的双脚,喝上一杯浮着酒沫的浊酒。大家默默对视,庆幸老天可怜我们这些无辜的人。 幸好没有掉进陷阱,也没遇到狼虎被它们伤害。在灯下看到一个奇怪的东西,既不是马也不是骡和驴。原来他们把牛藏在屋子里,说是为了防止被小偷偷走。 一整晚都能听到牛嚼草的声音,离我的枕头才咫尺之远。跟随我的人都累得像死了一样躺着,和猪狗没什么两样。 我这一生有多少个这样的除夕啊,我也曾做过地方官。官府里庭燎烧得旺旺的,城门上贴着华丽的门符。宾客们在卫兵的护卫下等候,孩子们捧着屠苏酒。 哪里能想到如今又穷又老,狼狈地逃到这村子里。腰背伤痛得像是裂开了一样,皮肤又干又痒。大风在天地间呼啸,像是鬼和黄鼠狼、狐狸在号叫。要是我们倒在这荒野之中,岂不是要丢了性命。 遥远的乌聊山啊,那里有竹子、琴和书。我想念我的家,家里的儿女也一定在想念我。我一整晚都合不上眼,像一条孤独的鳏鱼。 天亮了继续赶路,就当这是一场笑谈吧,一整晚的叹息也都白费了。我写下这首诗记录这件事,以后拿给我的孩子们看。
关于作者
宋代方回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