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柯德阳埽尘斋

尧舜上圣姿,犹以学为事。 矧伊匪生知,不学知不致。 可学而不学,是谓自暴弃。 俯首就占毕,又患学不至。 恭惟天地心,无极一生二。 阴阳既已判,太少二生四。 生生滋无穷,科斗积乳孳。 籀篆隶真行,同文或以异。 因继几前王,册府建中秘。 号为蓬莱山,校书及正字。 计资不量材,抱椠剔蠹蘱。 尸优副劣间,颠倒足笑喟。 之子读五车,便腹为箧笥。 合登天禄阁,太一照藜吹。 顾使跧蓬蒿,饭茹宫有侐。 陈蕃扫天下,借曰未得位。 扫我方册尘,我有笔为篲。 雠勘极精审,披阅尽劬瘁。 残火秦坑遗,断简汲冢出。 端倪究盘颉,古初探炎𨼾。 五十衍蓍爻,九百采稗记。 微吟泣山精,幽啸却野鬽。 净几如我心,暗室了无愧。 老夫敢苦口,曰此艺成易。 点画考譌讹,是亦学之次。 迩年斯道衰,无奈异端炽。 函谷青牛关,洛京白马寺。 敷落帝八言,为国膏肓祟。 杨墨合为一,不仁复不义。 外若示兼爱,实则内自为。 愚民欢趋之,此患恐未已。 儒冠不能辟,拔白立赤帜。 何至畔吾徒,拾此彼之嗜。 太玄岂不奇,甘从高阁坠。 钟山说偏傍,奎运竟跋疐。 洙泗以至今,关洛最为粹。 知艰行尤艰,方寸宜默识。 勿谓周鼎沦,后无汉唐治。 大学久无儒,此亦见大意。 大匠操规矩,不执斧凿器。 当如九方臯,无以色见骥。

译文:

### 译文 尧和舜拥有上圣的资质,尚且还把学习当作重要的事情。 更何况我们并非生来就有知识,不学习就无法获得知识。 有条件学习却不学习,这就叫做自暴自弃。 低下头来读书学习,又担心学问达不到高深的境界。 恭敬地推想天地的本心,从无极衍生出了太极,太极又生出阴阳二气。 阴阳二气一旦分开,少阴、少阳、老阴、老阳这四象就产生了。 事物不断繁衍生长,无穷无尽,就像蝌蚪繁衍越来越多。 从科斗文到籀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文字有统一的时候也有不同的变化。 历代相继,前代帝王留下的典籍,都收藏在建于皇宫中的秘阁。 这里号称是蓬莱仙山一般的藏书宝地,有校书郎和正字官来管理。 如今选拔人才只看资历而不考量才能,那些拿着书版、剔除书蠹的人。 在优劣颠倒的情况下任职,实在让人忍不住发笑叹息。 你读了五车的书籍,满腹经纶就像装满书籍的箱子。 本应该进入天禄阁,有太乙星的神人持藜为你照明读书。 可却只能蜷缩在蓬蒿之间,只能吃些粗茶淡饭。 陈蕃立志清扫天下,只是说他还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 你清扫着书籍上的灰尘,我有笔就如同清扫的扫帚。 你校对书籍极其精细审慎,翻阅书籍费尽了心力。 那些经历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留存下来的残篇,还有从汲冢出土的断简。 你探究文字起源于仓颉造字,探寻远古到炎帝黄帝的事迹。 钻研《周易》五十根蓍草的占卜之法,采集各种野史稗记。 你轻声吟诗能让山精哭泣,高声长啸能吓退野鬼。 干净的书桌就像你的内心,即使在暗室中也问心无愧。 我斗胆苦口婆心地说,这种技艺学成其实并不难。 考证文字点画的错误,这也是学习的一个方面。 近年来儒道衰微,无奈各种异端邪说十分猖獗。 道家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佛教白马驮经来到洛阳的寺庙。 宣扬那些所谓的教义,成了国家的弊病。 杨朱和墨子的学说合流,既不仁又不义。 表面上好像倡导兼爱,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愚昧的百姓欢喜地去追随,这种祸患恐怕还不会停止。 儒者不能去抵制这些,却有人背离儒家,竖起异端的旗帜。 何至于背叛我们儒家,去拾起那些异端所喜好的东西。 扬雄的《太玄经》难道不奇妙吗,却甘愿被束之高阁。 王安石的《字说》讲解文字偏傍,使得国运受到阻碍。 从孔子的洙泗之教到如今,关学和洛学最为纯粹。 知道道理艰难,践行道理更加艰难,内心应该默默牢记。 不要说周朝的鼎沉沦了,就认为以后没有汉唐那样的盛世。 大学很久没有真正的儒者了,但这也能看出一些大致的道理。 技艺高超的工匠掌握着规矩,却不只是执着于斧凿等器具。 应当像九方皋相马一样,不要只凭马的毛色来识别千里马。
关于作者
宋代方回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𫐐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