鞅掌不可耐,壮士缚申卯。 驱馿古平陵,水木乐幽茂。 苦吟到斜日,危坐类持钓。 俗情见摆落,鹅雁极众口。 两曹第忍之,适满百乃报。 吾终不以此,而易彼升斗。 小裁鹤料案,官事竟未了。 斯人坐诗穷,咎在亏天巧。 有如发其羃,为谑岂不暴。 理宜得嫌憎,枵腹镇雷吼。 区区尤李氏,此颇天意不。
东野平陵图
译文:
这首诗的大概现代汉语意思如下:
忙忙碌碌的事务让人实在难以忍受,就像壮士被绳索束缚在申卯之时(比喻受到诸多限制)。
于是骑着毛驴来到古老的平陵,这里的树木和流水让人享受着清幽繁茂之美。
苦苦吟诗直到夕阳西下,端坐着的样子就如同垂钓者一般专注。
摆脱了世俗的情感,却引来了众人像鹅雁聒噪般的议论。
双方就这么忍耐着,等积满一百次(指那些议论等)才去回应。
我终究不会因为这些,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去换取那微薄的俸禄。
刚刚处理了一点关于鹤粮的公文,官府的事情却始终没完没了。
这人因为写诗而陷入穷困,过错在于欠缺了上天赋予的机巧。
就好像揭开了那遮盖之物,这样的戏谑难道不是很过分吗。
按道理是会招来别人的嫌憎,肚子空空如鼓响,饥饿得雷鸣一般。
还偏偏责怪李氏(这里不太明确李氏具体所指),这难道是天意如此吗?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有一定的理解难度,部分词句由于涉及特定的典故、情境或较为生僻的表达,以上翻译只是尽量贴近原意的一种解读。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