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使君上冢过霅首访敝庐又会能静话旧感慨情见于辞所以道别

自为旴江行,最声日飞驰。 赤子问襦袴,白云满鬓髭。 苕边重会晤,握手慰所思。 旧有泷冈表,三读起懦衰。 乃翁平生志,正在造膝时。 曾击戚畹悍,曾疏公田欺。 曾陈岘山急,或讶话太危。 移疾逃相印,何忍张悌为。 全归干戈际,一致视险夷。 象贤有令子,纪实无溢辞。 刻之并纂疏,自足永久垂。 忆昔姑孰守,欲碎脱𫖇碑。 博士何伟哉,奋身力护持。 粗沙与大石,彼计竟莫施。 遂令两图在,留作千载奇。 此事关世道,矶激我匪私。 他时记先友,要当附见之。 顾我穷未死,仅存骨裹皮。 殷勤绨衣贶,古道其在斯。 无物当赠策,远大以为期。 愿勿忘吾州,岁晚托茅茨。

译文:

自从你到旴江任职后,声名日益远扬,传播得极快。 百姓们都念叨着你的善政,就像盼望温暖的襦袴一样,而岁月却已让你两鬓添了白发。 在苕溪边我们再次相逢,紧紧握住你的手,慰藉了我长久以来的思念。 你曾为父亲撰写了如《泷冈阡表》般感人的文字,我读了好几遍,让我这懦弱衰颓之人都为之振奋。 你父亲一生的志向,都在他直言进谏之时得以体现。 他曾勇敢地抨击外戚的凶悍蛮横,也曾上书揭露公田政策中的欺诈行为。 还曾陈述岘山局势的危急,有人惊讶于他言辞过于激烈。 后来他称病辞去宰相之位,又怎忍心像张悌那样做无谓的牺牲。 在战乱之中他得以善终,无论艰险还是平安都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 你继承了父亲的贤德,为父亲所写的记述真实而没有浮夸之词。 把这些文字刻在碑上并编纂注释,足以流传千古。 回忆往昔,姑孰太守想要毁掉脱𫖇碑,那位博士多么英勇啊,挺身而出全力保护它。 那些想破坏的人用粗沙和大石等手段,最终也没能得逞。 于是让这两块碑得以留存,成为流传千年的奇事。 这件事关乎社会风气和道德准则,我如此激动并非出于一己私利。 日后记录先辈友人的事迹,一定要把这件事附带着写进去。 看看我,穷困潦倒却还没死,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 你诚挚地赠送我绨衣,这古道热肠的情谊就体现在这里啊。 我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回赠给你,只希望你有远大的前程。 希望你不要忘记我们的家乡,等年老时还能归乡,在茅屋中安度晚年。
关于作者
宋代牟𪩘

牟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东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隠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 牟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