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家自昭长慈湖

眉山钟神秀,翁季天下伟。 直到仲虎辈,奕奕殊未已。 家为文章家,百年兼两侍。 存翁名侍从,颐山古肤使。 秘书性具存,文脉益演迤。 前除罗玉树,乃复有令子。 超趋夐不群,老气压纨绮。 早岁瑟僴篇,短檠午夜几。 要渠绍编刬,教示正勤止。 家宝未轻出,吾侪方侧耳。 一朝著斑衣,束书事行李。 堂上白发翁,为尔颜色喜。 涛江日日静,酒酣可以起。 慈湖在何许,精庐屹其沚。 我欲鼓枻游,浩渺曷涯涘。 长风驾高浪,瞥忽可千里。 如此宁不超,踔厉前无比。 须知归宿处,其道元甚迩。 鲤庭尊所闻,固自有源委。 愿毋厌凡近,读书愈穷理。 修程与远业,亦从今日始。 合沓来众誉,烜赫继世美。 持以贻家尊,良足当甘旨。

译文:

眉山那地方汇聚了天地的神奇灵秀之气,苏家父子三人(苏洵、苏轼、苏辙)堪称天下的杰出人物。 一直到苏仲虎(苏峤)这一辈,苏家人才辈出,风采依旧延续不断。 苏家是世代擅长文章的家族,百年来有两位担任侍从之职的人物。 存斋先生(苏师旦)以侍从之职闻名,颐山先生则是古道热肠的使者。 家自昭先生本性纯善完好,文章的脉络更是源远流长、不断拓展。 之前家中人才就如同玉树罗列,如今又有了优秀的儿子(即诗中送别的对象)。 他举止超凡出众,虽年少却有着沉稳的气质,能压过那些富贵子弟。 早年他就诵读《瑟僴》篇章,在深夜还在矮小的灯架旁刻苦读书。 长辈希望他能继承家族的文章事业,教导他的过程认真而勤勉。 他的才华如同家中珍藏的宝贝,尚未轻易展露,我们这些人早已侧耳期待。 忽然有一天,他身着彩衣,收拾书籍踏上行程。 堂上白发苍苍的父亲,因为他而面露喜色。 江涛每日都平静无波,在酒兴正酣的时候就可以出发。 慈湖在哪里呢?那幽静的学舍屹立在水中小洲之上。 我真想划着小船去游玩,可那湖水浩渺无边,哪里才是尽头呢。 长风掀起高大的波浪,转眼间就可以航行千里。 像这样前行怎能不超越常人,他的奋发有为是前所未有的。 要知道最终的归宿之处,其实道路并不遥远。 在父亲身边恭敬地聆听教诲,学问本来就有根源和脉络。 希望你不要满足于平凡浅近的知识,读书要更加深入地探究事理。 漫长的行程和远大的事业,也是从今天开始起步。 众多的赞誉会纷至沓来,你将延续家族世代的荣耀。 带着这些成就回去送给你的父亲,足以让他感到欣慰如同享受美味佳肴。
关于作者
宋代牟𪩘

牟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东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隠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 牟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