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顾伯玉陈朝桧

长城大雄古刹里,一庭老枿质已死。 依约仅见左纽纹,垂柯布叶乃如此。 相传云是陈朝桧,欲论往事皆死鬼。 冰悬雪跨黄尘尽,何烦皂荚相料理。 只应孤根铁石坚,不怕如壶之赤螘。 四旁那复有生意,生意却从中心起。 陈氏机浅根枝弱,虽有子孙何足倚。 峥嵘霸业随手坏,五传不堪重屈指。 君语居然多硬语,千载兴亡杂悲喜。 隋唐而来尤可感,区区未数钱与李。

译文:

在长城的那座雄伟古老的寺庙里,庭院中有一棵老树根,它的本体其实早已死去。隐隐约约还能看到树干上向左盘旋的纹路,可它垂下的树枝、铺展的叶子却还是这般模样。 相传这是陈朝时栽种的桧树,若要谈论当年的往事,那些相关的人都早已成了死鬼。这棵树历经冰雪悬垂、霜雪覆盖,尘世的喧嚣纷扰都已消散,哪里还需要皂荚之类来相伴照拂呢。 只因为它那孤独的树根像铁石一样坚硬,所以根本不怕像壶中那样微小的赤蚁侵扰。它四周再也看不到其他新生的迹象,可生机却恰恰从树的中心部位萌生。 陈朝的统治谋略浅薄,根基就像树枝一样脆弱,即便有子孙后代又哪里值得依靠呢。那曾经显赫一时的霸业转眼间就崩塌了,从陈霸先建国到灭亡仅仅传了五代,这实在不值得去细细屈指计算。 你说的话啊,确实有很多刚硬深刻之语,把千年的兴亡之事交织着悲喜之情都道了出来。从隋唐以来的历史更让人感慨,像钱氏吴越国和李氏南唐这样的小政权,就更不值得去一一细数了。
关于作者
宋代牟𪩘

牟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东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隠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 牟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