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省斋韵觅友梅索笑集不蒙见惠再借韵

巨编藏古锦,风雅续遗音。 雷电欲下取,辟易不敢侵。 真趣谁领会,一如陶潜琴。 所言正而大,讵比郑声淫。 疑有造化炉,炼铁成黄金。 个是绝世宝,何必问西琛。 有时吟竹外,竹影弄清阴。 有时歌梅边,梅香散水沈。 所以形之句,毋乃得之心。 俗子敢再请,幸尔勿沈吟。

译文:

您那巨大的诗编,就像藏着一幅幅古代绚丽的锦缎,在诗坛上延续着风雅的遗韵。它的价值高得仿佛能引来雷电想要把它夺取,但雷电靠近时也会惊退,不敢轻易侵犯。 这其中的真正意趣有谁能领会呢?就好像陶渊明那把无弦之琴,妙处只可意会。诗中所表达的内容正大光明,怎么能和那些靡靡之音相提并论呢。 我怀疑您的创作就像有一个造化的熔炉,能把普通的铁炼制成珍贵的黄金。这诗集绝对是世间少有的珍宝,又何必去问那些从西方来的珍贵宝物呢。 您有时在竹林外吟诗,那竹子的影子在地上摆弄着清幽的阴凉;有时在梅花旁放歌,那梅花的香气就像水沉香一样飘散开来。 所以您写成的诗句,大概都是从内心感悟得来的。我这个俗人冒昧地再次向您请求得到《觅友梅索笑集》,希望您不要犹豫啦。
关于作者
宋代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