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四首 其二

阳声鼓群动,更变无停机。 至人夺造化,假合出范围。 渭川起老龙,一龙不得随。 化为百尺竹,玉立青差差。 仙人去市门,三年愿相依。 金丹迟不就,失路将安归。 临分投之杖,平地去如飞。 还家尚肉眼,弃掷不复持。 回首失踪迹,飞腾息天池。 惟余万丛玉,年年长新枝。 犹疑风雨夜,回龙啸空陂。

译文:

阳气之声鼓动着万物萌动,世间的变化永不停歇。 那些超凡脱俗的至人能掌控自然造化,超越了凡俗的局限。 在渭川之地,老龙们纷纷腾空而起,却有一条龙没能一同飞升。 它化作了百尺高的竹子,如玉般挺拔,参差不齐地矗立着。 有仙人来到集市的门口,三年来一直愿意与竹子相伴。 可惜炼制金丹迟迟未能成功,迷失了方向不知该归向何处。 分别之时,仙人把杖丢给竹子,竹子在平地上便如飞般离去。 竹子回到家中时,人们依旧只有凡俗的肉眼,将它随意丢弃不再珍惜。 等再回头时,竹子已经不见了踪迹,它飞腾着停留在天池之上。 如今只剩下万丛如玉的竹子,年年都会长出新的枝桠。 我还总是怀疑,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那化作竹子的龙会在空荡的山坡上呼啸。
关于作者
宋代方一夔

方一夔,一作方夔,字时佐,号知非子,淳安(今属浙江)人。尝从何梦桂学,累举不第,后以荐为严州教授。宋亡,筑室富山之麓,授徒讲学,学者称富山先生。有《富山懒稿》三十卷,已佚,五世孙文杰辑为《富山遗稿》。事见本集卷首明商辂序,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七有传。 方一夔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十卷本为底本,校以旧抄《方时佐先生富山懒藁》十九卷(简称旧抄本,有清丁丙跋,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