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氏啬而生,并力攻一境。 深入黑暗中,杳杳无光景。 佛氏定而死,百动不离静。 了了谁在眼,莫掇水中影。 终然归空无,用处各驰骋。 纷纷堕此中,未悟此二柄。 漂流余千年,谁能折锋颖。 邈哉我前修,忠信得要领。
续感兴二十五首 其二○
译文:
老子倡导“啬”的理念,也就是积蓄力量,集中精力去攻克一个领域。就好像是深入到黑暗的地方,四周一片幽深,看不到任何光亮和景象。
佛教主张通过禅定来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在他们看来诸多变动都不能脱离寂静的本质。然而,那些看似清晰明白的东西,其实就如同水中的倒影一样,是虚幻不实的,不要去试图抓取。
这两种思想最终都走向了空无的境地,不过在实际运用中却各有其发展的路径。世上许多人纷纷陷入这两种思想当中,却没有领悟到这两种思想的关键所在。
这种状况已经延续了上千年,又有谁能够挫败它们的锋芒呢?遥想古代那些有高尚品德和卓越见识的人,他们秉持忠信的原则,才真正掌握了为人处世的要领。
纳兰青云